心愿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请点击此处并阅读说明
搜索
查看: 5923|回复: 1

思念钱瑗之四 杨绛著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4 23: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3载眷眷尘缘 杨绛著新书回忆钱钟书和女儿钱瑗
新华网 (2003-07-08 10:29:00)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7月8日电 (记者 孙丽萍)“如果你吃了一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难道一定要见到那只母鸡?”钱钟书曾这样幽默地婉拒一位想亲见他本人的读者。   钱钟书逝世6年后,他的妻子、作家和翻译家杨绛以92岁高龄提笔写作《我们仨》,以淡定悠远而又饱含忧伤的笔触,回忆三口之家的眷眷亲情。而写这本书,正是女儿钱瑗的临终心愿。   在书中,杨绛写自己做了个“万里长梦”:一家人相聚相守,又在人生的“古驿道”上相散相失,只余她一人无尽思念。亦真亦幻。   1935年钱钟书和杨绛同赴英国牛津求学,生下女儿钱瑗。1998年钱钟书病逝,而一年之前,在北京师范大学担任教授的女儿钱瑗也患癌症辞世。钱钟书一家淡泊名利,疏于应酬,彼此间情感深厚远远超于常人,在杨绛笔下是“最平凡不过”又“不寻常的遇合”。“我们仨,却不止三人。每个人摇身一变,可变成好几个人,”杨绛在《我们仨》中这样形容三人之间没大没小的亲密关系。   有时,杨绛是家中的“主心骨”。钱钟书常“做坏事”:打翻墨水瓶染了房东家的桌布,砸了台灯,弄坏门轴,杨绛说一声“不要紧,我会修”,他便放下了心。有时,钱钟书决断家中大事。抗战胜利后,有人许钱钟书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职位,他立即辞谢,回来向杨绛解释道:“不吃胡萝卜,就不受大棒驱使!”有时,女儿钱瑗最大。杨绛在书中写道,“钱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钱瑗说,“我和爸爸是妈妈的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哥哥,只配做弟弟”。钱钟书和杨绛著作等身,但最得意的作品却是他们唯一的女儿。   书后录有钱瑗的几幅铅笔素描,展现了钱钟书在女儿眼中的凡人面貌:有一幅画钱钟书在夏夜赤膊摇扇读书;一幅画他“衣冠端正而未戴牙齿”;更有一幅画他“如厕”,却题为“室内音乐”,令人捧腹。   大学者这份毫不矫饰的“平凡亲情”格外令读者感动。由北京三联出版社出版的《我们仨》初版印刷3万册,上市仅12天各地书店即告罄,不得不加印3万册。该书精装版本在香港已经推出,在台湾即将发行。三联出版社编辑、钱钟书家一位多年老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一家非常难得,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学者,在学术领域有很高的成就。除了学术抱负,他们三人在生活态度和人生理想上也非常一致,清明自守,绝不趋炎附势,忍得住寂寞,埋头做学问。他们这份人间至情格外令人敬重。”   新书出版,令杨绛重回公众视线中。不过她表示,因为要抓紧编辑钱钟书文集和女儿作品,自己“最要紧的就是时间,最大的问题就是电话打扰太多”。(完)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3-07/08/content_959960.htm
发表于 2016-5-26 05: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演乐胡同 于 2016-5-26 05:59 编辑

“一九九七年,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未,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失散了。”这是杨绛先生2003年出版的 《我们仨》中的段落。昨日凌晨1时,著名文学家、戏剧家、翻译家杨绛在北京病逝,享年105岁。据称杨绛有遗言,火化后再发讣告。作为钱钟书眼中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已经跨越两个世纪的人生起伏,独女钱瑗和丈夫钱锺书离世后,她一直闭门深居,如今,“我们仨”再无生离死别。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心愿论坛 ( 京ICP备05069205号-2 )

GMT+8, 2024-11-23 19:08 , Processed in 0.0575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