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请点击此处并阅读说明
搜索
查看: 6093|回复: 5

歌声伴着我长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6 14: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了乐群的:嘉陵江上的歌声,我把我写的“歌声伴着我长大”发上来,以作呼应。相信和我一起长大的学友们,会和我的歌声一起陶醉在我们曾经有过的快乐童年!

                      歌声伴着我长大
    六十年代位于景山脚下的北京市少年宫是少年儿童实现梦想的地方,是儿童乐园。少年宫里设有武术,舞蹈、合唱、美术、围棋、书法等等班。合唱共有两个团,一个是友谊合唱团,钟维国是指挥。一个是布谷鸟合唱团,指挥是许辅导员,伴奏是陈辅导员。他们的名字我记不清了。我有幸考入了布谷鸟合唱团。开始了我少年时代最快乐的一段生活。
    布谷鸟合唱团是唱民歌的,客座指挥叫张树楠,印象中应该是中央民族乐团或歌舞团的。秋里也曾指挥过我们唱歌(秋里大约是中央乐团的)。我们和友谊唱的歌各有侧重,逢重大活动也在一起排练演出。许辅导员亲切和蔼但不修边幅,陈辅导员则很洋气很时尚。平时我们排练陈辅导员弹钢琴伴奏,但有小型演出时陈则拉手风琴伴奏,她是个热情快乐的人。我记得我参加入团考试时就是陈辅导员给我伴奏的,我唱的是“少先队员顶呱呱”“少先队员顶呱呱,翻身骑上小飞马,快马加鞭向前进,不怕日晒和雨打。小飞马呀快快跑,快快跑呀小飞马。跑呀跑呀跑呀跑呀,叔叔伯伯大跃进呀,我们完成小计划。”考乐理试唱是许辅导员,试唱的是聂耳的歌“雪花在天上飞,莫打湿了娘的衣,莫打湿了爷的背,娘衣湿了无衣穿,爷背湿了要心碎。雪花飞雪花飞,雪花雪花慢慢飞,慢慢下……”我唱的很好,不但节奏对,还唱出了感情。许辅导员非常高兴,不但考上了还被分配在小演唱组。
    合唱团每周只周日活动一次,第一次活动是许辅导员指挥老团员给我们表演。他们唱的是大合唱“歌唱二小放牛郎”,一共分四个声部。开始是各声部用鼻音哼唱主旋律,很凄惨很悲凉,一个小姑娘(如果我没记错,她叫吴乃西)用非常美的声音独唱: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合唱跟入:他哪里去了……四声部的合唱变化很多,忽尔悠扬忽而悭锵忽尔悲伤忽尔激昂,我仿佛看到秋天的荒草凄凄冷风阵阵,看到弱小的王二小昂头挺胸走在荷枪实弹的日本鬼子队伍面前。我一下子被感动了,一下子喜欢上了合唱,一下子爱上了布谷鸟合唱团。
    许辅导员给我们排练的歌最多。记忆深刻的是他自己作曲的一首合唱,是歌颂人民公社的。非常热烈,曲调很像秧歌调。“敲起锣,打起鼓,敲锣打鼓放鞭炮,唱起歌,跳起舞,秧歌扭得真热闹。穿新衣,戴新帽,姑娘戴花小子放炮,人民公社成立了,千家万户把戏瞧!”中间还穿插锣鼓点。我们一群天真的孩子美丽的童声唱出来,无比欢快好听。许辅导员还给我们排练了电影狼牙山五壮士的插曲:棋盘砣山崖高,壮士的血花红,血花红血花红,我们的八路军,五位好英雄。曲调悲壮哀惋常把我们自己打动,流着泪唱。他给我们小演唱组排练了各种适合于表演,唱的甚至有剧情的歌。比如一个红薯滚下坡:“社里有条清水河,河岸是个小山坡,社员坡上挖红薯,闹闹嚷嚷笑呵呵,忽听河里一声响,河水溅起一丈多。吓得我急忙大声喊:喂!有人不小心掉下河罗!哈哈哈哈哈,大家一听笑呵呵,大姐二姐回答我,不是有人掉下河,是个红薯……咕隆咕隆咕隆隆隆咚,滚下坡罗!”领唱的是个男孩,我们一边配唱一边表演,非常受欢迎。他还给我们排练了两首歌唱爸爸妈妈的歌。我们和少年宫舞蹈队的少年一起外出演出。大头娃娃舞我们配唱“冬天的大雪纷纷下,爸爸成天不在家,不在家,去把河泥挖,滴达滴达达,积肥就数他,达滴达滴达,叔叔伯伯奶奶妈妈,都说爸爸积肥动劳大功劳大。”独舞我们伴唱:“我的妈妈本领大呀,公社食堂她当家,做出的饭菜香又香,节约粮食有办法。社员们吃罢干活去,锄头一挥山也塌山也塌,我们的妈妈本领大呀,公社食堂好当家。”
    张树楠给我们排练辅导的并不太多,但记忆深刻。一支是非常恢谐有趣的“数鸭子”“一只鸭子一张嘴呀,两只那个眼睛两条腿,走起路来左右摆呀,摆到那个池塘正当中。呱呱依则则咧依则则例,呱来呱去水上飘呀飘到那个池塘正当中”张老师指挥的样子非常活泼表情丰富,我们唱的也欢快有趣。还有一支是男女声对唱,女合:“人民公社一兹(枝)花呀”男合“似地嘛(是的吗),女合:这兹鲜花党来擦(插)呀,男合:党来擦呀党来擦呀!……张树楠的歌都是地域性非常强乡土气息特别浓的歌。他总强调民歌是歌曲的灵魂,中国疆土广阔,民歌资源雄厚,要热爱民歌唱好民歌长大发扬光大!我同意他的说法,理解他作为老的民歌歌唱家的忧虑。可我对现在把原生态歌曲捧上天的作法不敢苟同。原生态歌曲是自然的未加工的原始的声音,是简单而淳朴的,但并不好听。只有经过音乐家的再创作,保留主旋律,加工润色才能有美妙动听的效果。要不何来王洛宾?何来雷振邦?我们又到哪里去听“半个月亮爬上来”到哪里欣赏电影“刘三姐”“冰山上来客”的不朽歌曲?
    秋里是特邀来指挥我们唱歌的。是为一台到人民大会堂的演出来为我们指挥排练的。他英俊潇洒,指挥非常帅气。他一共给我们排练指挥了两首歌,一首是根据革命历史书红旗飘飘的民谣谱曲的“山歌向着青天唱”一首是“我们的生活多么好”这两首歌一首是秋里谱曲,一首是钟维国谱曲。两首歌都好听极了。演出时,我们穿着统一发放的白衬衫花裙子白球鞋,带上鲜艳的红领巾,我们自豪的大声歌唱:“我们的生活多么好,我们的祖国多么美,六万万人民齐欢唱,万水千山放光辉。总路线的红旗前面飘,大跃进的战鼓像春雷,人民公社无限好,三面红旗万万岁!”我们虔诚的感恩:“山歌向着青天唱,东方升起红太阳,太阳就是毛主席,太阳就是共产党!”歌声飞出人民大会堂飞到天安门广场,把我们……和共和国一起诞生一起成长的纯洁的少年的心声传扬。
    我一生喜爱唱歌,放学晚时胡同里人少,我背着书包蹦蹦跳跳的唱“金粪叉银粪筐,粪叉粪筐带身上”“花花袄黑扣扣,鞋头的蝴蝶绒线绣,清早出门下地去,我和同学捡豆豆。”有些我曾经那么喜爱的歌,那些歌颂建设的歌,现在看来确是一种愚昧的破坏生态环境的野蛮行为!”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古老的森林哪里去了?红眼睛的免子不来欢迎,穿花裙子的山鸡不来欢迎,兰色的喇叭花好像躲着我们,古老的大树也不见了模样?明亮的小河哪里去了银色的鱼儿多使人想往。啊……不是我们走错了方向是这里改变了原来的模样,高大的烟筒代替了树林一片片的草地盖满了厂房……我不能再唱下去了,这真是莫大的讽刺,因为我们的无知和疯狂的砍伐破坏,人类付出了多么惨痛的代价!在兵团时趁晚上宿舍没人,我也会引吭高歌“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锦绣河山更加壮丽……“太阳出来照四方,毛主席的思想闪金光,太阳照得人身暖哎,毛主席的思想照得咱心里亮……”
    我一生喜爱合唱,更偏爱多声部无伴奏合唱。陕北民歌十三里堡,那旋律那合声有多美多动听啊“提起那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四妹子和了个三哥哥,他是俄的贴心心人。”还有许多苏联无伴奏合唱“静静的田野里,没有声音,只有忧郁的歌声,在田野上荡漾”。“哎嘿红玫花儿哟,哎嘿白莲花儿哟,你可别生长在那峻峭的山崖上哟”相信当你听到这些优美的无伴奏歌曲时,会认为世界上任何乐器都是多余的。
    我喜爱大合唱,黄河大合唱自不必说,五十年代的大合唱祖国颂,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爱对祖国的爱通过深情的歌表现的多么充分:“太阳跳出了东海,大地一片光彩,河流停止了咆啸,山野敞开了胸怀,我们伟大的祖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文革期间的长征组歌我百听不厌,而且每首曲子我都会唱。瞿希贤的“山连着山,海连着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海靠着山,山靠着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多么气势磅礴 ,谁能相信是女同志创作的呢·因为喜爱合唱,逢到前苏联的红旗歌午团,俄罗斯的亚历山大合唱团来时,我不惜花上千元买票一个人去听。我喜欢歌曲卡林卡,领唱的声音太漂亮了,因为我这个歌迷太热情,且座位靠前,我又是招手又是飞吻,以致于谢幕时,主唱把鲜花献给了我,令我激动的一夜失眠。
    童声合唱当然是我最钟情的了,我曾经一个人到中山公园音乐堂去听暑期专场童声合唱,也曾两次斥巨资去听维也纳和德国小朋友的童声合唱和教堂唱诗班的孩子们的合唱。那些歌声那些旋律唤起我对童年的美好回忆,洗涤我被岁月磨呖和污染了的粗糙的心灵。让我回归纯洁回归童年,回归大自然。
    指挥中我喜欢中芭的李心草,他激情满怀,他有很强的感染力,有些顶级大师如卡拉扬等我并不欣赏,大概我是门外汉吧!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但我狂热的喜爱着意大利指挥里卡尔多·穆蒂。我的儿子和我一样喜欢他。儿子不仅和我一同看他的演出还给我购置了他的, DVD和录像带,前几年逢到我心情不好时,我会整夜整夜的看他的带子。儿子拿我开心,如果你有机会见到里卡尔多·穆蒂你会怎样?我告诉儿子,我只会躲在一个角落远远的看着他欣赏他,。要知道爱是多种多样的,对艺术家的爱是倾慕是崇拜是信仰,把这种爱默默的藏在自己的心里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09.7.15.病中卧式写

[ 本帖最后由 子蕴 于 2009-11-16 14:22 编辑 ]
发表于 2009-11-16 20: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贵

可贵!
发表于 2010-7-12 22: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子蕴,你好,我们同是少年宫合唱团的老团友

子蕴,你好,我们同是少年宫合唱团的老团友,
这些老团友成立了 老孩子的合唱团,并建立了长期固定的联系,相关网站,请见:

老孩子的故事
一个靠歌声和友谊维系了五十年之久的群体

http://blog.voc.com.cn/blog.php?do=list&uid=15745&type=blog

他们都曾是五、六十年代“北京少年之家”及“北京少年宫”儿童合唱团的团员,后来分散在祖国各地,在不同岗

位上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成为祖国建设的优秀人才。如今他们虽已两鬓斑白,但仍保持着童稚的欢乐心态,仍然

聚在一起唱歌。他们自称是“老孩子”。真实的故事、深厚的情感、生动有趣的语言记述了他们当年在合唱团时丰

富多采的学习与活动、天真无暇的友谊,记述了个人的生活经历、成长过程与感悟以及当今的生活状态,真实地反

映了和新中国一起成长的一代人的风采。


联系人:周希瑾      Xijin" <
zhouxijin.nft@163.com>

希望你能给她写信,我也把你的这篇博客发给她了。希望也能贴到  老孩子的博客中,找到新老朋友。


[ 本帖最后由 冯月辉 于 2010-7-12 22:23 编辑 ]
发表于 2010-7-13 11: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年宫合唱团 老团友 回给子蕴的信

少年宫合唱团  老团友 回给子蕴的信


太好了,她讲的事情都是我经历过的。只是当时小,记不住谁在什么学校上学。当时我是布谷鸟的“团长”。她离开少年宫的时间应该比我晚些,她应该认识布谷鸟到乔英,张平生,范秀芳。文章中提到领唱叫张一,当时极其淘气,她肯定认识,经常把女孩子逗哭。我和很想把她的博客转到《老孩子的故事》
不知你们女12中到校友通讯录上,有没有她的联系方法?
感谢你的快乐消息,盼望老团友回家。


周希瑾  2010-07-12  

[ 本帖最后由 冯月辉 于 2010-7-13 11:1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7-13 14:4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布谷鸟合唱团老团友

看到你们的信息真高兴,我会上网找你们,联系你们!上我的博客也可联系:bl0g.sina.com.cn/halfvulgarhalfzen子蕴
发表于 2010-7-13 16: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了不起,子蕴在新浪的博文 目前达 74篇

根据提供的线索,我上新浪博客  速速浏览了一下:

了不起,子蕴在新浪的博文  目前达  74篇。    如果周希瑾她们早点知道你的消息,一定会邀你多多写回忆,

少年宫合唱团出了一本书,一本回忆金色童年的书 《永远的歌声,永远的童年》。

其中一部分文章就贴在  以上提到的网站上了。

多谢心愿论坛,给大家提供了互相联系、互相交流的平台。


乐群学长,我1965年高中毕业,是您的低年级学人(没就读过女12中),还请您多多指教。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心愿论坛 ( 京ICP备05069205号-2 )

GMT+8, 2025-4-22 22:25 , Processed in 0.0341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