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请点击此处并阅读说明
搜索
查看: 6165|回复: 9

向育英的同学们问个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8 07: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向育英的同学们问好!也欢迎育英的同学来到这里。
 楼主| 发表于 2009-10-8 07: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尽管大家上学时就认识,但很多同学是毕业以后几十年来不断加深了解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10-8 07: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年育英致知力行

作者:钱佩珍 刘士明 来源:北京晚报 更新时间:2009-2-17 11:55:59


    “天下英才团聚来,教育至纯该,博文约理学有序,校风搏久垓。人类价值再衡量,原则新且刚,具足人生作主旨,固本即贞强。读书以致知,致知以力行,学问无止境,力行更光明。虽说知不易,行去也努力,育英师生团结,合一知行,光大前程。”这是北京二十五中(育英学校)最早的校歌,记载于1929年的《育英年鉴》,为英文简谱,以《致知力行》为歌名。
    母校的记忆
    中国的语言有意思,把老家叫故乡,把客居地叫他乡,于是乎,常有思乡之人“错把他乡当故乡”。人们又把曾经就读过的学校称作母校,有时候开玩笑地叫做“妈校”。“妈校”也好,母校也罢,前面这个冠词很重要,至少说明对它的情感和它在我们每个人心目中的地位和母亲一样重要。当我们长大成人,当我们鬓发如霜,当我们回忆过往生活的时候,有关母校的回忆,就像是用长焦镜头把过往的一切调到了眼前,母校的曾经是那么的清晰,是那么的美好……让我们举起记忆的相机,拿起手中的笔,倾诉关于《母校的记忆》。
    说起二十五中,其前身是育英学校,这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校。据说1840年后,外国传教会在一些地区陆续开设了一批学校,开始推行西学。于是,美国基督教公理会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在灯市口大街创建了育英学校。
    创办初期,育英学校称为“男蒙馆”,由基督教公理会出资并管辖。1900年引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取其中“育英”两字,遂将“男蒙馆”改为“育英”学校。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引进西方科学,开展现代教育最早的学校之一。
    1928年,学校在官房大院设立了小学部,称为第二院,原址灯市口大街改为初中部,称为第一院。同年,制定了校歌,还规定了校旗,校徽,菊花为校花,以“致知力行”为校训。1929年春,当时的北平教育局来校视察,认为校规严密、学风美善,在各校之前列,于是给以嘉奖,并组织各方人士来校参观,声誉鹊起。1930年,设六年制中学,并在骑河楼修建了占地二十六亩的体育场和宿舍,称为第三院,学生人数达一千二百余人。1933年,冯玉祥为学校题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寇深事急,山河裂破,育英同学,救亡情迫,举办年刊,如终军策”。1934年,费起鹤先生任董事,当年举行北平市首届初、高中毕业会考,本校学生梁炳文、唐统一分获高、初中第一名,同时学校高中组获团体总分冠军。社会名流丁锦先生赠予“双元”匾一方,高悬于校门。同年秋,又将与初中部相邻的原明相严嵩府府邸,后为盐务学校的全部校舍转为学校的高中部,称为第四院。1935年,胡适任董事并为学校图书馆题匾。1947年又在米市大街梅竹胡同为教职员修建宿舍,称为五院。
    据载,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校就已经设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冰球场及300米跑道,各种球类组织共达七八十队之多。学生课外团体则有旅行团、社会调查团、短波无线团、中西音乐社、歌舞团、国剧团、新剧团等,且设有育英广播无线电台,频率1194千赫,定期向远至天津的城市和乡村播送有关音乐、科技、卫生、文学、史地常识等节目。学生课外研究会,有家庭问题研究会、航空研究会、无线电研究会、国防研究会、国货研究会等,还有机械科、工业指导课、卫生训练班。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年转为公办,更名为“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更得到健康发展,学生中的各种社团、各种课外小组,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1955年,红领巾合唱团参加全国少年儿童合唱比赛获一等奖;1956年,美术组黄传伟同学的《登上月球去》,获贝尔格莱德奖第二名。1960年,在北京市文教群英会上被评为红旗学校,获奖旗一面,遂被定为北京市重点中学。当年,根据周恩来总理指示,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的儿子那拉迪波王子和日本友好人士西园寺公一的两个儿子西园寺一晃和西园寺宾泓,都安排在学校就读。1960年,又在位于骑河楼的育英第三院内,建立了北京景山学校。1963年,学校初中部独立设校更名为“北京市灯市口中学”。1982年秋,育英一院被拆,撤销灯市口中学。
    1978年秋,育英四院被拆,校址迁往灯市口大街55号,与167中(原私立贝满女中初中部)合并,仍名为“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
    二十五中的课程设置和管理模式,早在上世纪二三十至四十年代已经驰名全国。1989年10月“育英楼”竣工,学校开始实行各班每天一节体育课,初中一年级的舞蹈课,高中年级的音乐欣赏课,高中职业指导课,适当运用英语进行学科教学,高中立体几何投影幻灯辅助教学等项实验,更在全市及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
     百余年来,学校人才济济,瓜瓞绵绵、校友遍及海内外。首任中国驻美国特命全权大使、原外交部副部长韩叙,原北京市委书记李锡铭,中科院院士地球物理所名誉所长傅承义,原大庆油田总工程师史久光,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以及柳传志、聂卫平、林连昆、王铁成、姜昆、王洁实、张纪中等众多名人,均为二十五中毕业生。
    1990年10月的建校126周年校庆活动,当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李锡铭以及张大中、宋汝芬、常自超等两千余名各界校友返校,欢聚一堂。为贺《育英年刊》复刊,胡絜青老人作画并题词,陶西平先生题词,大康先生为年刊题写刊名,张爱萍将军题写校训——“致知力行”。这一校训,最早见于1929年的《育英年鉴》。
    为弘扬育英学校光荣传统,学校得到王镇远、马旭初等校友的支持。1992年10月,依照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育英学校校门老照片,在距一院老校门以西9尺,改建古建筑校门。新校门为歇山飞檐,雕梁画栋,古朴典雅,华贵庄重,为纪念1934年育英中学学生梁炳文、唐统一在北平市初、高中会考中一举获“双元”,命名此校门为“双元门”。大门正上方悬挂“育英学校”校匾;门内悬挂“教泽长流”匾;左侧悬挂“双元”匾,右侧悬挂“陶铸功深”匾。在院内“影壁”南面书 “致知力行”校训,北面书《校门落成记》一文。南门东侧新建一栋仿古二层小楼,与大门相映衬,命名为“知行楼”。此间,“贝满中斋”、“贝氏楼”和“邵氏楼”得以大修,焕发出青春。至此,学校占地25亩,图书馆和电化教学设备为全市之冠。1992年学校被北京教育志丛书编委列为北京名校,1992年学校被国家教委列入中国名校。
    1994年10月隆重举行了建校130周年庆祝活动。国家领导人李岚清、李锡铭、王光英、周谷城、孙孚凌等人为校庆题词,校庆期间举行了“育英学校教育经验研讨会”,印制了《育英人才录》(第一集)。1996年3月25日,当时的北京市委副书记李志坚亲临学校,鼓励和支持学校开展“国有民办”改制实验,4月23日经市教委正式批准,学校成为北京市和全国第一所由公办学校整体改制为“民办公助”(即国有民办)学校,成为一所全民所有制收费制学校,在全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当年的二十五中,曾经有口校钟。据记载,那口校钟为1930年6月铸铁制作,约高三尺有余,口径约二尺五有余;齿口形,钟上刻校训——致知力行,用木架悬起,击撞声音洪亮。1978年四院拆毁,校钟亦不知去向。
    2004年10月,二十五中140年华诞时,为传承昔日风尚,恢宏百年基业,特地重新铸造了一口新校钟。新校钟按原尺寸放大,仿原钟图案,字形亦以修缮,且改用青铜铸造钟,高三尺八寸八,口径二尺八寸,通体光泽凝重,气度非凡,以期望莘莘学子以晨钟之声为策勤奋求知而笃行。
    当时还编写了《育英史鉴》,全书共180万字,穿插精美珍贵图片千余幅,记录了从1864年至2004年学校140年的重要史实及重要文献资料,反映了百余年来的办学成就和一脉相承的先进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
    2007年2月,邓少军接任二十五中校长。这所具有优良传统的百年老校,在校长邓少军带领下,强化科学管理,促进内涵式发展,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总目标,全面实施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并贯彻“为社会提供优质教育服务,为学生未来生活幸福和事业成功奠定基础”的办学宗旨,奉行“生动活泼、全面发展、培育个性、鼓励创新”的育人方针,发扬优良传统,传承校园文化教育理念。
    早在一百多年前,学校就制定了以“致知力行”为校训,强调学习与实践的统一,意在用心求知、勤奋探究、努力实践、学会做人。
    二十五中的校旗上,用“育英”两字的拼音字头Y字重叠放置,构成校旗图案的主体。而“育英”的中文含义,在《孟子》中有一段话是“君子有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所以在旗子的中央,写了一个“育”字,正正摆在两个Y字叠起来的中央,又用一个圆圈围起来,好像是那三条细道,代表许多英才由三个方面集中到一起,而教育之一样,很鲜明地把“育英”表现出来了。
    校旗选用“蓝、红、黄”三色,以蓝色为旗面,宽大的黄色Y字上面,又压上一个细而挺拔的红色Y字,寓意为在万里晴空之下,把炎黄子孙培育成材。蓝色为晴天无云时的天空颜色。隋唐时称婴幼儿为“黄”。红色意味着胜利与成功。所以校旗象征纯洁、祥和、热情、豪迈、团结、进取,为祖国培育英才。
    2009年新年之际,二十五中这所有145年历史的百年老校的师生,齐聚寄宿部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迎祖国六十年华诞,传承奥运精神”篝火晚会。校长邓少军把第一棒象征传承奥运精神的火炬,交给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火炬手。火炬手高举火炬,迎着寒风,迈开矫健的步伐奔跑起来。其后,熊熊燃烧的火炬在9名学生火炬手中依次传递。火炬围绕着操场跑道奔跑着,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象征着二十五中师生心中的理想和信念永不熄灭,代代相传。最后火炬传到了曾经是北京奥运志愿者的一名青年体育教师手中,他高举着火炬跑到国旗广场中央,点燃了地上环形摆放的爆竹,爆竹声声,火光延伸到篝火中间,篝火燃烧升腾起来。夜色中,烟火绽放,音乐悠扬,火光映照着一张张笑脸,师生们欢呼雀跃,广场一片沸腾,大家拉起手来,围着篝火跳起了校园华尔兹。
    “银杏树下起春风,齐心高声唱育英!母校谆谆教导我们致知力行永不停!看灿烂校旗迎朝阳,展示着光辉历程,那是祖国召唤我们,肩负起时代新使命,沐春风、浴春雨,我们有一幅美好的心灵,有理想、有道德,我们懂得了做人的要领。长身体、长知识,我们面对着世界和未来,为祖国现代化。我们奋勇地攀登高峰,嘿!我们肩负起时代新使命!”凯传填词的新校歌又在同学中唱起。
    这是在1990年创作的第三首校歌,至今仍沿用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李抱尘先生的歌谱。凯传曾特此撰写《表白》一文:“四十多年前,我就在育英的旗帜下读完初小,受到启蒙教育。从这块土地上开始,我才一步步踏上了人生的阶梯……育英具有悠久的历史。为此,每个育英的同学都会感到自豪。”
     



[ 本帖最后由 高二甲班 于 2009-10-8 07:3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10-8 07: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素质教育的历史范本:育英学校
作者:马朝宏 康… 教育新闻来源:《中国教师报》 点击数:256 更新时间:2007-9-16 17:37:53
  育英学校,创办于1864年,距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变迁,在如今的北京第25中学里仍然依稀会看到育英学校的影子。
    北京25中学坐落在北京文化味道最浓郁的东城区,所在的灯市口大街毗邻王府井。一座古香古色的大门和两只蹲在门前的大理石狮子,似乎在向过往的人们诉说着她那140多年的历史和曾经的辉煌。
    走进校门,迎面的“影壁”上刻着育英学校的校训——致知力行。穿过一座古朴风格的教学楼,迎面是一个操场。一棵金黄色的银杏树矗立在操场的中央,据25中校友会负责人、育英学校校友李天赏老师回忆,这棵银杏树至少有百年的历史,因为,如今已有70岁的他从记事开始,这棵银杏树就已经有碗口粗了,它也算是育英学校发展的见证者之一。
    不过,除了保留下来三座原来的建筑物,我们现在看到的校园基本上是按照原来的样子复建的。当时学校的很多物件也都在“文革”当中毁掉了。如今,在图书馆里可以看到一块胡适题写的“图书馆”的匾,这块匾因为被放在仓库里做垫板而幸免于难,成为育英学校留下来的唯一一块匾。还有一些当时留下来的线装书,依稀可以看见当年图书馆的模样。
    从1929年开始到解放前夕,育英学校开始编写年刊,每年学校发展的详细情况都一一作记录。这段时间也是育英学校发展的最鼎盛时期。在资料室里,我们看到了编写于半个多世纪以前的育英老《年刊》。翻阅年刊,我们惊奇地发现,印刷精美的年刊记录下的育英学校发展的点点滴滴,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素质教育的历史范本。

■育英学校的体育精神
    提起育英学校,不能不提到体育,最初,育英就是因为体育突出而誉满京城的。
    当时,育英中学成立了许多运动组织。如:田径、球类、武术等。各类球队就有几十个,班有班队,校有校队,经常举行班际或校际比赛。育英学校获得的各种体育比赛冠军无数,当时育英的“火车头”篮球队,可以说是所向无敌。
    关于育英体育的记载在年刊中占了相当大的篇幅。在1932年年刊中写道:“我校素来以体育著名,而一般人看到的是我校各种比赛的优异成绩,不过,即使我校不得锦标,也敢以体育精神自称……我们更应当看中体育的普遍与均衡发展。田径方面,每次开运动会的时候,其实每项只有三四名奖,但参加的都有几十个人。人人都有当选手的资格,人人都有当选手的能力,而我们运动要强健身体,不是为了充当选手,这也就是育英的体育精神。”
    育英的体育正如上文所述,虽然比赛成绩很好,但是更注重的是体育给全体学生带来的健康体魄。当时,作为体育部主任的崔峙如先生就对体育的目的进行过探讨。他的结论是,体育的第一目的是健康,最终追求一种高尚的生活标准和解决如何要利用闲暇时间的问题,而比赛只是体育的一种工具而已。
    育英学校培养出了大批的体育人才,牟作云就是其中一位,他毕业于育英,而后回校任体育教师,后来曾作为中国篮球队员参加第十一届奥运会,曾任国家体委球类司副司长。他谈到育英学校的体育时说:“回忆过去育英学校教育方面的特点,其中之一就是特别重视体育活动。我不只是说,我个人由于育英体育运动使我走上了体育的终身事业,而更重要的是,要说明通过体育运动培养了学生们的勤奋向上的精神,带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过去,育英学生比较活跃,思维能力也很强,这和学校重视体育活动,开展多项课外活动很有关系。因此毕业后,无论是升入大学还是走向社会,育英学生普遍受到欢迎。”
    育英学校如此重视体育,和校长李如松有着直接关系。他本人毕业于协和书院(燕京大学前身),从小就喜好运动,也是当时著名的运动员,曾经在第二届远东运动会上获得冠军。他受聘出任育英学校校长后,主张把体育与德育、智育并列。作为育英学校学生的培育目标,倡导和赞助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不只是学生几乎人人参加,连教师也组织各种体育活动,并给本班学生做业余的教练。学校每年都有两次运动会。李如松还想办法为体育活动提供尽可能优秀的条件,为了发展体育,学校专门购买了26亩地,作为体育活动场。此外,他还身体力行投入体育竞赛之中,每年春季篮球比赛,他都把教师组成一队,与学生中的优胜队伍进行比赛。这一切,让育英学校的体育运动在三四十年代的中学中总是名列前茅。育英中学也因此声誉鹊起,用老校友李天赏的话说,体育为育英创出了牌子。

■从育英歌咏队到老校友合唱团
   
    老校友李天赏说他从小体育就不好,但是,他在育英同样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入了育英以后,你学习不好,体育好就行;体育不好,文艺好也行。”
    育英学校不只是重视体育,对文艺也非常重视。合唱团可以说是当时育英艺术教育的代表。李老师就是合唱团成员之一。
    1929年,育英学校聘请了李抱忱先生任音乐教师,这位后来的著名音乐家当时还是燕京大学音乐系的学生,他的到来把育英学校的音乐教育推向了顶峰。
    他自己填词、译词,自己制作乐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在他的带领下,1931年,育英学校和当时的贝满女中成立了贝满育英联合歌咏队,1932~1936年,联合歌咏队共举行了五届对外公演的专场音乐会。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歌咏队举行爱国音乐会。1932年,一二八淞沪战争爆发,歌咏队公演筹集到290元捐款,全部捐给抗日一线的19路军。1934年,歌咏队在李抱忱先生的带领下,以宣传抗日为初衷,组成津、沪、杭、宁、济、京六城市演出队,进行巡回演出。这次南下,是中国合唱团的首次巡回演出,扩大了歌咏队的影响。
    歌咏队还聘请当时北京音乐界的名流和大专院校的音乐团体助演。其中,歌咏队就曾经和京剧艺术家程砚秋同台演出。
    两校合唱团到了建国后还曾经举行过数次高水平的演出。而且,从这个合唱团里,走出了众多著名的音乐专业人才。其中有中央音乐学院前院长于润洋,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黄佩莹,等等。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昔日育英贝满合唱团的少男少女们,如今都已经是两鬓斑白的老者了,但是,他们对于音乐的执着和热爱没有变。1995年,贝满育英老校友合唱团成立,团员都是业余爱好者,来自各行各业,但是他们却有着丰厚的艺术底蕴,精湛的艺术功力。10多年来,他们定期为母校演出,而且,还举行专场音乐会,甚至还多次获得金奖。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因为育英给他们打下的基础。
    歌咏队只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龙头,其他方面的音乐团体还有很多。当时的校友回忆:“由于学校的提倡,音乐在我校太普遍了,课余饭后,只要你从宿舍旁一过,你便可听见许多口琴、胡琴、吉他、箫笛以及歌唱的声音。”音乐团体大概还有口琴队、国乐团、夏威夷乐队、短笛队,等等。其中,口琴队也曾经赴津公演。

■五花八门之小组活动和社团
    育英学校的教育思想,重在发挥自由竞争,发展个人才能。学校除了基础课外,还开设选修课,并开展多项课外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打破班级界限,自由选择参加。学校在课程表内定出统一的课外活动时间,聘请本校教师或校外有专长的人士担任辅导教师。这样就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发展,获得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也训练了技能。
    翻看老《年刊》,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小组的相关记载,中学每个年级都不同,真是多得有点数不清。算术、摄影、西乐、口琴、围棋、话剧、家庭工艺、汽车驾驶、田径、法律、图书管理学、两性问题研究,等等,简直是包罗万象。就连小学也有课外组织,如读书、作文、英文、话剧、书法、园艺、武术等。
    此外,还成立了课外活动的研究会和团体,这些团体涉及机械科、工业指导、卫生训练班、中西药学等各个方面。1931年起又添设了电业机械组等。据老校友回忆,在研究活动中,尽量购置实物来进行研究。如研究汽车,特购买废旧汽车一辆,结合原理,拆卸实习。为了研究印刷,就购置石印机一架,研究平版印刷的原理和实际操作。电业机械组研究无线电学,建立了育英广播电台,中学歌咏队、小学乐队和琴队、京剧团表演的节目,都经常在电台播放。
    学校这样做是为了学生将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李天赏老师回忆说:“校长李如松就说,我要给你生活的出路。育英毕业的学生毕业后如不能升学,也可以一技之长服务于社会。”     
   
■育英学校教师高手如云
   
    育英学校聘请的教师,大都是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外校教学有方的教师,也要设法重金聘请过来。
    大名鼎鼎的杨仲兰就是李如松从汇文中学“挖”来的。杨老师是教范氏大代数的权威,他对自己担任的课程,熟练到学生提出书上的任何问题,他就能立刻指出这是哪一页第几题。他教出的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不用死记硬背却能对考试应付自如。杨老师不仅教书,尤其着重育人。有一件事情给众多校友都在回忆录里提到。1938年秋天开学后,杨老师第一次上课,上课前在黑板上先端端正正写出三个大字:“敬、静、竞”。他讲解说,第一是敬,做人做事首先要有敬业精神,要专心学业,无论学什么都要有这种精神。其次是静,心中宁静,头脑冷静,专心致志,保持安静,才能学得好。第三是竞,要努力向上,意志坚强,不甘落后,才能学得好。他把三个字讲完才开始上课。
    此外像语文教师罗慕华、杨苹一,都是五四运动后积极研究新文学的人;教古典文学请的是一位清末秀才;英语专请美国人教;体育教师是留美归来的崔峙如。课外活动中的口琴指导,也请中华口琴总会会长担任。书法指导是当时名书法家吴兰第先生。
    育英中学的老师都必须是大学毕业,很多都是名牌大学的高才生。1929年,毕业于燕京大学音乐系的李抱忱先生担任中学部音乐主任。他用美国一首《大地进行曲》乐曲填词的育英中学校歌——《美哉壮哉我育英》一直传唱至今。后来,李抱忱在美国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音乐教育学的博士学位,历任耶鲁大学、伊阿华大学教授、系主任。成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活跃在中国乐坛上知名的指挥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和教育家。
    李天赏说,育英的学生都很厉害,跟学校提倡的民主自由有关系,育英主张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相长,而不是中国传统的师道尊严。“教师上课也是非常自由,可以自己选定教材,学生在课堂上也非常自由,随时可以举手提问。老师回答不出来,学生就会起哄,所以,没有两下子的老师,在育英是站不住脚的。”
    由于当时育英学校拥有一大批第一流的优秀教师,所以学生往往都能取得优良的学习成绩。1934年北平举行全市会考,育英学校获得语文、数学两科第一名,市教育局颁发“双元”匾一方,高悬校门之内。1936年的全市会考,初中毕业生225人全部及格。
 楼主| 发表于 2009-10-8 07:33:44 | 显示全部楼层
   
■育英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李天赏说,学校特别注重学生的德育。虽然是教会学校,但是学校也进行传统的道德教育,孔子的“仁义礼智信”是主要的内容。另外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现代道德观念的教育,比如,学校建立自治会,培养学生的自治精神,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公民。
    学校对卫生的要求也相当严格。从小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使学生深知预防疾病的重要。学校不但定期检查卧室和食堂卫生,还定期为学生做体检。学生的身高体重学校都有记载。“比现在的学校都严格。”李天赏强调。
    翻阅这些年刊,看到那些文字和图片,我们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育英学生正在各自感兴趣或擅长的领域发展着自己。
    回忆起育英,李老师感叹到:“育英学校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哪像现在的学生,整天分、分、分。”
从育英学校到北京市第25中学
    育英学校是由美国出资、公理会管辖的一所教会学校,创办于1864年。
    创办初期,育英学校成为“男蒙馆”。1900年,灯市口基督教公理会在义和团运动中被毁,之后由郭纪云等人重建,他引用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将“男蒙馆”改为“育英学校”,仍只收小学及中学男生。开始时,不收学生学费还借给伙食费,但学生也仅二三十人。民国初年后,学生增加到一百五六十人,定学制为小学七年、中学二年。
    1918年,李如松被教会派任校长。他是育英学校的第一位国人校长。李如松和副校长——美国牧师邵作德合作管理育英学校长达30年之久。在他们两个管理时期,育英学校逐步发展起来,从小学到高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成为驰名国内外的学校。解放前夕,当时的北京市教育管理部门作了一个统计,育英学校是北京市所有公立和私立学校中规模最大的中小学校。
    1952年,由私立改为公立,更名为“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
    十年浩劫时期,遭到严重破坏。
    1978年秋,与北京市第167中学(原私立贝满女中初中部)合并,仍名为“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


不讲文化则教育休矣
——北京第二十五中原校长刘志毅谈“育英”
□ 本报记者 马朝宏
    刘志毅,1988~2006年任北京第二十五中校长,是育英学校历史上继李如松之后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校长。刘志毅任职期间,为了纪念育英学校建校140周年,他亲自主持编纂了《育英史鉴》,第一次对育英学校的历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不仅如此,虽然学校原有的校门已经损坏,刘志毅坚持按照原貌恢复了学校的旧校门。从文字到建筑,刘志毅想留住育英的外貌,更想留住她的魂。在任职的18年里,如何继承和发扬育英学校的优良传统,刘志毅思考了很多。
    刘志毅说,每每看到老校友合唱团振奋人心的演唱,他总是在思考,育英教育到底成功在哪里?他的答案是:优秀的文化和高尚的精神内涵。他说,纵观“育英”的校史,民主、平等、自由、博爱、科学、进步的人文精神在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到处洋溢着。特别是在育英的体育和艺术的教育之中,深深渗透着那种对自由、民主、博爱的憧憬和团结、尊师、爱校、拼搏、顽强、进取的精神召唤。这种精神的力量,把学生们紧紧凝聚在一起。育英的学生走出校门,是带着育英精神走向社会和人生的。
    育英采取了书本知识和动手操作或参与活动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既有必修课,又有选修课,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协调方式上,育英学校采取包容并蓄、因材施教的方式,所有人都在一起成长,学校就是要给各种各样的学生创造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刘志毅认为,这种深层次的文化状态,散播在学生心灵中的就是尊重。尊重是爱的核心,如果一所学校在其教育工作中,不能给所有的孩子们以公平、公正和尊重,那么他们长大之后也不会有爱心。“教师之善,学校之善,当在尊生。我想学校文化的落点莫过于此。”
    而今天,很多所谓懂教育的人士,只用考试成绩去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我们应该反思。刘志毅认为,不讲文化教育则休矣。
    刘志毅认为,育英学校办学的最大特点就是不以考试分数取人,而是重视学生的人品和能力,这一点充分表现在体育、艺术社团活动以及各种组织和社会实践等方面。而今天,这么多学校,用同样的教材,类似的教学方法,沿着一条独木桥前进。学生获得一些没有太大用处的文凭,进入社会以后,又要重新学习和调整适应。这种教育既浪费社会资源,又浪费学生的青春。
    育英在教育形式上,搞得生动活泼,而且特别重视在这些教育过程中,由学生自我组织管理。教师只是导师,学生在参与中锻炼才能,自己教育自己,教育目标变成了广大学生自觉的要求和努力的方向,因此,学生的基本素质都很好。可以说,育英的教育为我们今天开展素质教育提供了历史的范本。
    另外,育英不但能因材施教,而且最重要的是能“为用而学”。育英在选修课和课外社团活动方面,为不同特长和爱好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育内容,而且,这些选修课都很实用,便于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提高他们在某些方面的能力,使他们熟悉社会某方面的专业和工作,这就为他们就业和创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刘志毅认为,育英学校的发展还给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教育非常适应一种休闲和散漫。因为教育活动无论是教还是学,都是一种精神劳动,对精神管束太紧,不利于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出有才能的“大家”和伟大的创新人才,学校也会变得半死不活。育英的发展就得益于一种宽松的环境,而这是我们今天的很多学校所不具备的。
发表于 2009-10-24 20: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特别发表一张在2009年国庆节期间拍摄的育英学校校门照片。
欢迎育英同学来到本论坛。
25中.JPG
发表于 2009-10-24 20:2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在五星红旗下的英文高中。在我们那时是不可以想象的事。
发表于 2009-10-25 14:5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向育英同学问好!让我们携手办好论坛吧!

看到了育英校门这张照片,使我又一次想起我在贝满上学时,经常走过这里,因为我也有弟弟和小时的朋友在育英上过学,所以我在这里也向育英的同学们问好!也欢迎你们来到这里,让我们一起办好这个论坛吧!
发表于 2009-12-14 20: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高二甲班 的帖子

应该是1934年会考中的初中组唐统一和高中组梁炳文, 两人均获得会考第一名,故尔丁锦先生赠匾<双元>。  寓意为两个状元。
发表于 2009-12-14 21: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又看到我母亲卢文卿工作过的二十五中校门

亲切,漂亮!收藏了。

[ 本帖最后由 alma123 于 2009-12-14 21:58 编辑 ]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心愿论坛 ( 京ICP备05069205号-2 )

GMT+8, 2024-11-24 05:50 , Processed in 0.04119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