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请点击此处并阅读说明
搜索
查看: 6037|回复: 1

转载:《感念我的恩师马玉文老师 》1965届高三(2)班赵仲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25 14: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老猫 于 2015-12-25 14:26 编辑

     徐棻学姐(网名辛夷楣)向我推荐了这篇回忆马玉文老师的文章,文章写得很感人。从赵仲丽学姐的叙述中,我们看到了马老师教书育人的点点滴滴,看到了一位好教师对学生终生的影响。
    我们是去年4月17日去学校参加心愿论坛建立5周年座谈会时听到马老师去世的不幸消息的,当晚云之魂魄就写出《怀念马玉文老师 》的文章,http://www.bm12166.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31&extra=page%3D23
许多校友在这篇文章和马玉文主任(贝满54届)在2009年11月20日bm12166校友会上的讲话
http://www.bm12166.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45&extra=page%3D23后面跟帖,深切缅怀马玉文老师。如今,马老师已离开我们一年多了,再来拜读赵仲丽学姐的文章,依然感动不已。



感念我的恩师马玉文老师
1965届高三(2)班赵仲丽



   我自幼性格忧郁,不善言谈,由于家境贫寒,有极强的自卑感和自尊心。我住在东总布胡同,这里住着很多名人,因而名人之后也云集于此,可能因为我的两位伯父都是天主教神父,得以住进教区的房子。邻里之间有许多孩子是女十二中的学生,她们上学时的衣着打扮,言谈举止,学识修养等一切都成为我崇拜的元素,从小学时代起,萌生了我对女十二中的向往。


      1959年,我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女十二中,继而顺利地考入高中,这一读就是整整六年。这六年全面完善的素质教育,德艺双馨的老师的抚育,为我一生走教育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我这么一个相貌平平,成绩一般,出身低微的孩子来说,通常班主任是照顾不到的,但是马老师却是"有教无类",为我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一次,马老师还安排了对我的家访。从灯市口到东总布胡同,马老师冒着寒风骑车要半小时。到我家后,马老师看了我的生活环境,并与我父亲做了认真的交谈。我父亲是从农村来的乡下人,操一口浓重的河北常山口音。马老师并没有任何瞧不起乡下人的意思,细心地了解了我的许多情况。我想,这对我日后增强信心,克服自卑,甚而有所发展是大有裨益的。马老师是这样朴实无华,平实自然,永远微笑着,默默地抚慰着像我一样稚嫩的心灵。马老师以深刻的思想和真诚的感情做孩子们的心灵的工作,孩子们一定会有不同的精神面貌。


     搜索记忆中的碎片,我记得,老师知道我的居住环境差,就批准了我的住校申请。我非常感恩。但不巧,刚住校就发了一场高烧。本来感冒是小事一桩,但我这一烧就反反复复。马老师知道了就到宿舍来看我。记得那次,我躺在病床上和老师谈了许多话。(因为学生一般难得有机会和老师做长谈的。)从家庭的天主教背景到三位伯伯、叔叔到美国留学。(那时一提有美国的社会关系会被扣上里通外国的哟。)我说了些如何跟家庭划清界线的困惑。记得当时我滔滔不绝地说了很多话。(烧还是烧着)马老师都津津有味地听着,不时地点头。现在想来,马老师当时两个孩子尚小,班主任工作、物理教学工作,千头万绪。这么耐心地倾听一位普通学生的絮叨,该是何等的境界和耐心啊!殊不知,此情此景,对于一个苦苦要求入团的孩子来说,该是多么大的事呀!而马老师付出的是一般老师少有的爱。马老师付出的是一贯的朴实,真诚,没有任何矫饰虚浮。这难忘的一幕,不知不觉中扶植了我的信心。也许成就了我日后在海外办学校的勇气和魄力。


    不仅如此,我发现马老师细致到对我们平时读哪些书都很了解。原来,马老师为了了解学生,经常到图书馆翻借书卡,看看我们每个孩子都在读什么书。现在想来,这对我们成长来说,真是一个重要环节。但对于马老师来说,那是要花精力,要安排时间的呀!我也教了一辈子书,(在中国是23年,在海外也近20年了。)自认为也是不错的老师,但是,我没有做到,也几乎是做不到这一点。


     我考入女十二高中,是1963年。见到马老师之前就早有耳闻。"马老师送走的上一轮大姐姐那一班是非常优秀的。"不但80%考入一类大学,而且文体方面搞得有声有色,人才济济。从那一 刻起,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从一入学开始,一个新的篇章慢慢展开。首先进入我的生活的不是"之乎者也"的字句,也不是彻夜苦读的疲倦,却是欢快的歌声和翩翩起舞的快乐。每天中午都有球赛,每天都有早晚锻炼,每学期都有运动会。这些都是体育委员齐均忙乎的内容。我班在年级中总能名列前茅。课间十分钟是文艺委员小咪的工作时间。她总是事先抄好一些歌曲挂在墙上,下课铃一响,大家就唱起来,见缝插针式地学了不少歌曲。为了表达我们的革命热情,小咪和杜小真还为班歌写了歌词,并请学校后面音乐家协会的作曲家瞿希贤为班歌谱曲。小咪和一些文艺骨干把这些歌曲模仿"东方红"大歌舞的模式编成组歌,侯康姿担任指挥。田淑琴担任领唱。还有重唱,多声部的合唱,搞起来像模像样,在几个大剧场搞了不少场演出。小咪和文艺骨干们还排了几场小话剧。如:"在团旗下成长"。金元萼演孩子,何平演妈妈。"码头工人的血泪"中,潘娅勤演一个苦孩子,朱江女扮男装演装卸工,穿很破的衣服,还背着大麻包,腰里系着大麻绳。记得当时还设计了雪花飘下来时,灯光打上去。潘娅勤演的孩子高高举起双手时不小心忘记了摘手表,搞得大家好紧张,怎么苦孩子还有手表戴?紧张得好像事故一样。下来后,大家哈哈捧腹大笑。但演出还是成功的。尤其低年级小妹妹看了说:"马老师班的节目真会弄,声势还不小呢!"看来她们也没发现手表的细节。


     当过班主任的同学不禁想探寻这一切背后的组织工作。换句话说,没有大量的思想工作是不会有这么好的集体的,也不会有正风正气的。马老师带领的我们这个集体一直是蓬勃向上的,充满激情,充满力量的。说起来这么热闹的活动都是课余时间。真正的正课一点没耽误。我们的学习成绩在全年级总是名列前茅,一半以上的同学都获得了金银质奖章和优良奖章。高考成绩也是全年级最好的。

    我感到马老师组织集体最突出的特点和风格就是善于启迪智慧和激情。从未板起面孔讲:"一定要怎样。""应该如何。"


     每天中午马老师都在与干部聊天。这种谈话不是正襟危坐地,呆板地面对面说教,而是很诗意地踱步在美丽校园的甬道上,踏了一圈又一圈,边走边谈。我想,马老师是在平和、冷静地,按部就班地组织集体,她是以严谨的思维,认真科学的分析来判断和安排班里的各项事情。呈现在我眼前的班干部,团干部都是我真心佩服和喜欢的。我打心眼里想学她们。大家在想:潘娅勤为什么成绩那么好?心静,踏实,肯下功夫!侯康姿为什么得到同学的拥戴?无私地助人!现在看,这就是马老师在班里首先树立榜样的效果。这就是激励并推动我们成长的细节。现在国外根本没有班主任制度,更甭提抽出自己的午休时间找干部谈话组织集体了。表面上看,马老师总是轻松自如,从不发火,从不板起面孔以声势夺人,自自然然地工作。而其实是源于马老师有深厚的修养功底,有多年的经验,才能信心满满地行云流水般地处理孩子世界各种社会思想问题和各种心理问题,才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才能托出这么美好的,五彩斑斓的集体,造就这么多的精英。


     回忆起来,更奇怪的是,这种独特的带班方法,使我们的集体总是洋溢着热情。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充满欢乐和向上。马老师总是笑咪咪的,不慌不忙,温和又严肃,轻松地以她的人格力量化解问题。


      我们65届处在文革前夕,当时搞了过多的下乡劳动,又搞了轰轰烈烈的清理思想运动。上层斗争极"左"思潮和"火药味"已经由社会传到班里。马老师对这些"火药味"表现得坦诚自然,绝不苟同。以后又经历了文革。据我耳闻马老师善于洞察时势,以致在乱世乃至动荡的岁月中保持着一贯的从容坦然,荣辱不惊。在风云变幻中超然不惑,不轻信,不媚俗,不随波逐流,一直保持着平衡的心态,平安度过了文革,又为母校工作了几十年。我也隐约感到马老师背后有终生伴侣胡老师的指点帮助。我想:胡老师一定是炉火纯青的。


     离开老师48年了。2006年我回中国,校长团的活动结束后,我和徐潞蓉同学去灯市口教工宿舍看望马老师。老师依然是48年前那样和蔼可亲,脸上总是现着微笑。我们谈了很多,谈了我在海外的情况。辞去时,老师送我们到同福夹道胡同口。她慈祥的笑容至今留在我心里。


     《实践论》讲,感觉到的东西,你不一定理解它。只有真正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感觉到它。我从老师这里得到的雨露,长久以来也不以为然。只有自己做了一辈子老师都没能做到"喜怒不形于色"时,才感到马老师"微笑"的可贵。只有自己做了班主任,做了校长,做了祖母,才体会到马老师的"不容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以自己的负面情绪影响集体。包括学校和家庭。过去熟视无睹的事情,今天感到它沉甸甸的,一似"恍然大悟"

      硕果满园

    我们这一代人经历过峥嵘岁月洗礼,承受过困难时期的煎熬,经历了动乱时代的折磨。在任何环境中都坚强地生活,努力地学习和工作,无代价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马老师呕心沥血托出的集体已是硕果满园,人才济济。

    有的在高级党校毕业后当了珠海人事局局长。有的到法国留学归来,做了北大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有的在协和医院读过博士担任室主任后,又获美国医学博士学位。在医学科学领域有所建树。有的在南开大学毕业后成为总参三部的高级情报翻译人员,成为军级干部。有的在哈军工毕业后,在二机部军工企业做高级工程师。有的在偏远的贵州成为全国优秀班主任。有的电影学院毕业后做了40多年的"大众电影"编辑部摄影记者。有的在国家机要部门核工业部搞研究干了一辈子。最大批量的是当中学老师,无论是在北京还是在宁夏,经过几十年辛勤园丁的工作的磨练,现在都有副教授级的高级职称。


      我这无名小卒,在遥远的南半球,在澳大利亚悉尼接手了一间华文学校,在澳大利亚中文学校联合会担任理事十几年,为推动海外华文教育做出了贡献。我和先生共同管理的这间中文学校是当地教育部拨款的正规社区语言学校。十几年来培养了上千名学生学习中文。学习普通话和广东话,简体字和繁体字。在海外开拓是艰难辛苦的,但意义却是重大的。老师们说我是"夫唱妇随","谦虚友善","俯首甘为"。我想这都是马老师的影子。家长说我普通话标准,字正腔圆。我想这应归功于我母校的中文老师:蒋震老师、蒋健兰老师、时学緹老师和李文采老师,是他们认真、有趣、有板有眼的教学深深地吸引了我。母校给我的能力使我营造了吸引孩子们和家长们的温暖气氛。追本溯源,这种风格还是源于母校,源于马老师的熏陶。尤其是马老师一贯的"朴素","博爱","不嫌贫爱富"的作风。我也像马老师一样,从来不歧视差等生,从来都帮助那些生活有困难的孩子和老师。

      我的先生和两个女儿都有澳洲当地的硕士学位,受过当地的良好教育。他们看了《贝满人语》感慨良多,一致感到:这么好的学校,无论花多大的代价都应该恢复,应该复制,而且应该拍一部电影或电视剧,留下这一份美好,传承这一份宝贵的教育经验,在中国教育史上写下重重的一笔。

      我期待着回到魂萦梦牵的女十二中。我愿意看到众多的敬爱的慈母一样的马老师重现在中国教育的舞台上。我也愿意为她的重建奉献我的一份力量。



      后记


      久在异国他乡,不免想念国内的亲人,师友。马老师让我写篇文章以纪念母校150周年校庆。开始感到自己笔头生涩,离开母校已经50周年,但转念回首马老师当年对我们辛勤培育的日日夜夜,不禁文思泉涌。事情本身是感人的,珍贵的。于是"感念我的恩师马玉文老师"很快寄出了。没想到马老师接到我此文时已经躺在协和医院的病床上。几乎是同时,我在悉尼的中文报纸上看到了熟悉的作者辛夷楣的《纪念贝满女中150周年校庆》的纪念文章,并在文中得知辛原来就是和我同年级的徐棻同学。我将此文立即寄给了马老师。没想到,马老师弥留之际,电话中第一句就问:“徐棻联系上了吗?"我说:"还没有。"没想到:去年4月3日早上5:20,马老师带着对母校的无限眷恋离开了人世。
      值得欣慰的是:一年后的12月10日我终于见到了徐棻同学。在徐棻家里我们畅谈往事,她准备帮我在《心愿论坛》上发表这篇沉睡一年半的文章。敬爱的马老师在天有灵,也会为我们爱母校的一片拳拳之心而高兴吧。


发表于 2015-12-25 19: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完这篇文章,使我回忆起在母校读书的日子,那时学校的老师对我们从学习到生活都关怀备至,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在学校上学时是快乐的,从没感到有什么压力。同学之间是平等的,要不是文革谁也不知彼此的家庭情况。我们母校教出了许多优秀人才,和母校的校训,老师们的辛勤教到分不开的。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心愿论坛 ( 京ICP备05069205号-2 )

GMT+8, 2024-11-23 18:49 , Processed in 0.03683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