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请点击此处并阅读说明
搜索
查看: 6040|回复: 0

52届《贝满情怀》纪念画册续二(2)中国留学生博物馆研究课题立项书(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2 07: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老猫 于 2015-9-12 07:22 编辑

  
年度
  

2015


类别


研究课题立项


编号


Y-2015-07





中国留学生博物馆研究课题立项书
立项单位:中国留学生博物馆
课题名称:关于中国留学精神的案例研究――冯丹龙宗谱
成果表现:展览、研讨会、出版物
研究期间:2015年7月-12月
中国留学生博物馆
20015年7月23日编制

  
一、立项单位和研究项目概述
  

中国留学生博物馆(简称中国留博)位于上海市松江区茸梅路1177弄,是在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指导下,由上海留学生企业捐资建设,于2004年9月28日开馆的公益性民办博物馆。其上级主管单位是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登记机关是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局,业务主管单位是上海市文物局。
  
中国留博成立10多年来,在收藏展示、研究陈列、教育欣赏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成为一个集中国留学文化博览中心、中国留学活动服务中心以及市民教育交流中心等功能于一体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日报》、东方网、《浦江纵横》等多家新闻媒体给予报道。
  
在中国的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中,一批批中国青年出国留学,学成后回馈故里,寻根报恩,在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教育、文化等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追梦兴邦,天下归心”的中国留学精神是引领千百万青年出国留学,寻根报恩,发挥正能量的重要动力。
  
本着“追梦兴邦,天下归心”的中国留学精神,中国留博研究整理出4007位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有影响的留学生数据库(从中国近代第一位留学生容闳开始,到中国改革开放前),其中就有冯丹龙的外公外婆余心清、刘兰华夫妇。  
  
改革开放后,国家提出“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中央留学方针。2013年,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延伸和扩展了延续几十年的中央留学方针。在原来“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基础上,增加了“发挥作用”。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出国留学,成为中国人才的重要来源,成为新思想、新文化的重要来源。
  
为更好地研究展示中国近代百年留学史,宣传中国留学精神,中国留博以留学生数据库为基础,进行留学生宗谱研究。挑选有代表性的留学生个案,以家族几代留学生,以及导师、学生都是留学生为两条研究路线,研究是什么力量支撑一个人数并不很多、又较为特殊的留学生群体,在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大潮中独具风骚,在中国的民族解放、国家建设、融入世界,进而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引领世界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发挥的正能量。
  
2015年,中国留博选择了全国政协委员冯丹龙(留美)及其一家四代(100年)留学生做为研究对象,作为中国留学精神的具体案例进行展览和宣传。
  
主线:在社会和家庭的支持下,冯丹龙及其一家四代人都出国留学,留学时代跨度将近100年。他们像千千万万个中国留学生一样,怀揣追梦兴邦的理想,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发展做出了贡献,是中国留学精神的具体现代。该研究项目以冯丹龙为中心,上下涉及四代留学生,既有冯丹龙及其四代留学生的个体研究,也有对其家庭和社会支持他们留学的研究,广视角研究整理中国留学精神的形成、发展和成果以及未来启示等。
  
1.追梦兴邦:
  
冯丹龙及其一家4代人的留学经历,成果,照片,史料,现状
  
2.天下归心:
  
1)国家、社会(政府)的帮助和支持情况(出国,回国,创业创新等)
  
file:///C:/Users/ldl/AppData/Local/Temp/OICE_9C0684FF-E80F-44BC-BB41-A645C6C9EA79.0/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jpg2)家庭(爷爷:冯玉祥,奶奶:李德全,母亲:余华心)的帮助和支持情况(冯玉祥关联的人,以及共产党、国民党、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等情况都可以包括其中)
  
  
  
  
  
  
  
  


二、家族中四代留学生情况简介


第一代:余心清、刘兰华(冯丹龙外公外婆),19世纪20年代留学
  
第二代:冯洪达(冯丹龙父亲)、冯理达(冯丹龙姑姑)
  
新中国即将成立时留学,新中国成立后回国
  
第三代:冯丹龙,改革开放后留学,毕业即回国
  
第四代:李也川(冯丹龙儿子),新时期在读留学生


1.余心清(1898--1966),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系。冯丹龙外公  


安徽合肥人。1915年考入美国在南京创办的金陵神学院,1920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取得神父资格,成为一名神职人员。1922年被“基督将军”冯玉祥聘为随军总牧师,西北军著名的“红色牧师”。1923年冯玉祥在北京创办军官子弟学校(培德中学),任命余心清为校长。
  
1924年余赴美留学,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系。1927年毕业,回国后出任冯玉祥在开封创办的政训学院院长,并与哥伦比亚大学的女同学刘兰华结婚。1930年就任冯玉祥在山西创办的铭义中学校长。1933年冯玉祥在察哈尔组织抗日同盟军,任命余心清为同盟军总务处长兼察哈尔省民政厅长。1933年末参加李济深、蒋光鼐、蔡廷锴等在福建发动的反蒋事变,出任“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主席李济深)经济委员会代主席(主席冯玉祥未到职)。1934年初,福建事变失败,蒋介石下令通缉余心清等人,余流亡日本。1935年余潜回国内。
  
1937年“七七事变”后,周恩来亲自指示余心清在原西北军高级将领中开展抗日统战工作,余心清出任驻防山东省的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曾是冯玉祥旧部)政训处中将处长、政治工作人员训练班副主任(主任韩复榘)。在此期间,余曾聘请著名教授、中共党员张友渔、黄松龄、齐燕铭等出任政治教官,在部队中发展革命力量,我党许多高级干部曾是这个训练班的学员。1939年余心清就任重庆国民政府行政院赈济委员会常务委员,开展救济流亡难民的工作。1944年余参加中国民主革命同盟(即“小民革”),与中共统战要员徐冰等人建立直接联系,积极投身民主运动。抗战胜利后任北平第十一战区孙连仲部政治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46年余又和冯玉祥、陈铭枢、朱蕴山、李济深、张澜、龙云等人在重庆秘密开会,商讨救国之策。会后余受李、冯指派及周恩来、叶剑英的具体安排于1946年9月抵达北平,出任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孙连仲部政治设计委员会中将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孙连仲),中心任务争取孙连仲起义。1947年被国民党当局逮捕。1949年获释后,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典礼局局长、政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国家民委副主任。是民革第三、四届中央常委,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第一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及北京市政协副主席。著有《在蒋牢中》。(请余华心老师再补充,围绕留学追梦兴邦)


2.刘兰华(1889-1968),留学美国,哥伦毕业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冯丹龙外婆  

  
山西榆次人。早年就读于燕京大学,后留学美国哥伦毕业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1924年,毕业后留美工作。1927年,刘兰华与余心清一同回国,两人在太原举行婚礼。
  
1928年,刘兰华被聘为齐鲁大学文理学院教育学教授。1929年,担任齐鲁大学女生部主任。齐鲁大学历史上有三位女生部主任,皆为不同凡响的杰出知识女性,刘兰华是其中唯一的中国人,也是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1931年,齐鲁大学在南京教育部注册立案之后,学校有了很大发展,女生人数迅速增多,原女生宿舍已人满为患,刘兰华自费两万多美元,修建了女生第二宿舍美德楼。
  
1945年,抗战胜利后刘兰华没有随齐大搬迁回济南,而是去了北平与丈夫余心清团聚,安排女儿余华心到当年她的母校贝满女中读书。1947年,刘兰华在美国治病期间,丈夫余心清被国民党军统局逮捕。刘兰华求助老校长司徒雷登营救余心清,1948年,余心清获释。
  
1951年,刘兰华由北京返回济南再次担任齐鲁大学教授。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大调整齐大被撤销归并后,刘兰华任山东医学院教授,外语教研室主任。曾任山东省政协委员、省妇女联合会副主席。1968年,刘兰华在济南去世。
  
(请余华心老师再补充,围绕留学追梦兴邦)
  

3.冯洪达(1930--1993),留学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巴库海军学校。冯丹龙父亲  

  
安徽巢县人,生于山东省泰安市。1948年9月入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学习,后转入苏联巴库海军学校学习海军专业。
  
1953年回国,任海军司令部航海保证部副部长。1982年至1983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航保部部长。1983年至1985年8月任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副院长。1985年8月至1990年1月任海军大连舰艇学院院长。1990年1月至1993年7月19日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副司令员。1988年9月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
  
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冯玉祥之子。夫人余华心,是冯玉祥老部下余心清先生的女儿。(请余华心老师再补充,围绕留学追梦兴邦)
  

4.冯理达(1925--2008),留学美国、苏联,加利福尼亚大学、列宁格勒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冯丹龙姑姑  

  
安徽巢湖人,中共党员。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系,赴前苏联留学并获医学副博士学位。海军总医院原副院长。
  
1946年至1948年在美国学习并担任其父冯玉祥秘书,做爱国华侨和爱国学生工作。1949年至1958年在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学习并教中文。1958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其间曾在苏联列宁格勒卫生局中国针灸班讲学。
  
1958年后回国,任中国医学院流行病微生物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70年至1973年任李德全同志秘书。1973年任海军总医院主任医师。1983年后,任海军总医院副院长兼免疫研究中心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91年,她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早期归国定居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并入选英国剑桥大学名人传记中心20世纪和21世纪世界500名人、世界2000名杰出科学家。
  
是新中国第一批留苏学生之一;她是国内外著名免疫学专家,主编学术专著8部260万字,3次获军队科技进步奖。(请余华心老师再补充,围绕留学追梦兴邦)
  

5. 冯丹龙(1959 -   ),留学美国,就读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商学院,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后就读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请余华心老师及冯丹龙博士再补充,围绕留学追梦兴邦)


安徽巢湖人,教授研究员级高级经济师。现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委员,第四届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辉瑞投资有限公司企业事务部总监。
  
1976年至1981年在交通部烟台打捞局先后从事护士和电工工作。1981年至1985年就读于山东大学英美语言文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85年至1986年任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英语教师。
  
1986年至1988年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商学院留学,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获得MBA的中国学生之一。
  
1989年至1990年任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师。1990年至今在辉瑞公司供职。2000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接受领导人才项目培训。
  
2000年5月,在中国加入WTO前夕,为争取美国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PNTR),冯丹龙受美国制药研究及生产协会的邀请,作为中国的游说“大使”代表中美医药界到美国国会山向美国国会参众议员们发表演说。在演讲中紧密联系国家改革开放和自己的成长发展,积极宣传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成果,为中国取得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做出杰出的贡献。
  
冯丹龙博士在中国、亚太区和美国拥有多年工作经历,在做好企业日常本职工作之外,还担任众多重要社会职务,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大连市第十届/十一届常委、上海市第十三届/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红十字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控烟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委员、上海市静安区侨联副主席等。她积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履行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职责,为政府谏言献策;结合自己在医药行业25年的丰富经验,就热点民生问题开展调研并提交多项高质量、有建设性的议案及提案,包括烟草控制、慢病治疗、常见癌症筛查、大病患者的特药救助机制、儿童肺炎球菌性疾病防控、妇女产前遗传病筛查、建立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促进创新药物发展等,有效地传递了行业的呼声,以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6.  李也川(1993  -   ),男,留学美国,传承母亲冯丹龙的留学经历,就读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商学院,物流管理开发和公共卫生管理两个专业。冯丹龙之子   


天津宝坻人,小学一、二年级时(2000年~2002年)曾随当时调任公司纽约总部的母亲冯丹龙前往美国,在纽约曼哈顿217公立小学就读。后回到辽宁省大连市开发区第七中学就读,因幼年在美读书,英语水平突出,被选为学校双语英文电影配音演员,多次为辽宁省、大连市教育部门和国外教育机构进行配音表演并受到省、市级表彰。2011年从上海市西中学高中毕业后,于当年8月入读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成为母亲的校友。
  
留美初期,与大多数新一代的中国留学生一样,中美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上的不同、留学初期语言上的隔阂和作为独生子女第一次离开父母的经历都给李也川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小的压力。然而冯家百年来人才辈出,作为家中最年轻的一代留美学生,李也川从小耳濡目染,受到家中长辈怀揣追梦兴邦的理想,出国留学后又义无反顾回到祖国报效祖国的精神的感染,肩负起了传承家族精神的重担。他克服了留美初期的重重压力和种种困难,很快进入角色。在学习上,李也川认真努力,在课前通过大量的预习,课堂中大胆的和同学及教授交流,课后认真复习,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得到了教授和同学的广泛好评。
  
李也川深受曾为体育运动员的父亲的影响,十分热爱和擅长篮球,少年时两次参加宋晓波北京篮球夏令营集训。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就读期间创立校篮球队,现为篮球队队长兼教练。在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就读的华人学生人数众多,且来自天南地北。李也川作为球队创始人和队长,以个人人格魅力、心中对篮球和球队的满腔热爱和对球队队员的兄弟之情,将来自五湖四海的华人学生团结到一起,创建了现今这支充满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对所有队员而言如家一般的UB  CSSA篮球队,并在过去几年间带领球队兄弟并肩作战,在纽约州联赛中斩获第二名的好成绩,在2014年荣获美东联赛第三名的佳绩。
  
在将来的几年间,李也川计划继续留在美国深造,并期待着学成归国,继承家族精神,继续报效祖国。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心愿论坛 ( 京ICP备05069205号-2 )

GMT+8, 2024-11-23 21:06 , Processed in 0.03401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