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猫 于 2013-11-26 06:37 编辑
《那些花儿——致青春》,是166中金帆话剧团2013年11月23日晚7点半在解放军歌剧院演出专场的名字,多么浪漫,多么富有诗意。我们这些贝满、女十二中、166中的新老校友和小演员们一起走进母校149年的风风雨雨,感叹《岁月如歌》;回想自己17岁的青春岁月,看学弟学妹们不同的《17岁》;欣赏全新英语版中国戏曲风味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实在是美的盛宴、艺术的享受。
感谢校友会对老校友的关爱,感谢郭主席、韩老师、林老师为我们订票、送票,我们心愿论坛的20几位校友得以欣赏了精彩的演出。管理员特意制作了宣传牌,可惜因为去接之焕学姐遭遇堵车来晚了,许多校友已经进场,没能拍到合影。
下图左二是话剧团的总负责人王艳梅老师
《岁月如歌》——三位讲述者,几个历史片段,浓缩了母校149年的沧桑。
序 166中学时期,当代
贝满女塾时期(19世纪中叶)
贝满女中时期(20世纪初)
女十二中时期(20世纪50年代)
女十二中时期(文革1966-1976)
166中学时期(1977年恢复高考)
尾声 166中学时期,当代
幕间五位高三同学的真情告白很感动人,金帆话剧团6年的生活不但让他们学会了演戏,更让他们学会了做人,这是最让老师们欣慰的吧。
《17岁》,看得出这是根据现在孩子们的亲身经历自编自演的剧目,很真实地讲述了17岁的懵懂,17岁的单纯。 他们的17岁,那个没心没肺的年纪,对生活一窍不通,对学习半知半解,对爱情纸上谈兵,对未来又充满期待和迷惘。 我们的17岁,学校里的最后一堂课,文革的狂躁与不安,家庭的变故、朋友的疏离、信仰的重创、前途的迷茫。
《罗密欧与朱丽叶》,尽管台词是全英文一句也听不懂(实在对不起教过我们英语的杨teacher、郑秀老师和赵teacher ),但是布景、道具、化妆、灯光、服装和舞台效果俱佳,同学们的表演也可圈可点、颇有新意,既有中国戏曲唱念做打的程式之美,又有莎士比亚名剧的风采,前卫而新潮,充满了浪漫的气息和唯美的意境。全剧人物众多,个个栩栩如生,估计编剧、导演和同学们是下了不少功夫的。 话剧团曾于今年10月携此剧赴美,与华盛顿伍顿高中的话剧团进行同台交流。
大幕徐徐落下,演员们深深鞠躬谢幕。舞台上的幕谢了,生活中的路才刚刚开始。愿母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越办越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