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猫 于 2014-10-27 12:35 编辑
关于什么是校友。 百度这样解释:曾经在同一个学校或研究院、所共同学习、工作过的人。一般指共同学习半年以上才构成校友。校友的别称:同窗。 《现代汉语词典》这样注释:学校的师生称在本校毕业的人,有的也包括曾在本校任教职员的人。 我们母校的校友,上至百岁以上的老人,下至十二三岁的初一新生,不管是名人显贵、明星大腕、专家学者,还是普通的教师、医生、护士、工人、农民;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海外,只要一提是贝满女中、女十二中、一六六中学的老师、工友、学生,都会感到特别亲切,因为我们是校友。 在校庆庆典上,除了和初、高中本班的同学聚会,还碰到不少校友。 (排名不分老幼) 为了校庆的安全,他们早早就上岗了。 65届校友、金帆管乐团团长李正华老师和乐队指挥。回忆录中有小校友的采访专稿《昨天,今天,明天——访1965届校友李正华》。 退休教师刘世鹏、余颖,严立,我们在一起为校庆的筹备工作默默地奉献。
50届校友杨云是一位眼科大夫,别看她满头银发,已是82岁高龄的老人了,还能骑着电动自行车来参加校庆,真是永葆青春啊! 50届校友梁薰如曾是抗美援朝的小女兵,一生在教育战线耕耘,虽历经坎坷,但始终充满着乐观向上的精神,是50届的核心人物之一。 我在校园里看到从内蒙赶来的50届校友李爱冬学长,感到特别亲切。去年7月一别,老学姐更精神了。李爱冬学长人称李大侠,为人豪爽热情朴素,是文学家、红学家、大教授,可是特别喜爱曲艺,她是逢会必唱《四世同堂》,唱得荡气回肠颇有骆玉笙的神韵。 78届校友文学营销(王革培)摆起了书摊,回忆录中有他的自述《在一六六中学的这五年》。
潘其华老师和她的学生
66届初中校友惠声惠影(右)和她的同学们,远处是我们班的同学。
以下两张照片转载自陈捍华博客 66届初三二班合影 下图左七为副班主任、生物老师祁凤鸾老师 52届校友、校友会会长张素久致辞。她的专访《《静忆母校,情系母校——访1952届校友张素久》被收录在回忆录中。 张素久,女,汉族,著名爱国将领张治中将军的女儿。现任中国侨联海外顾问;美国著名爱国侨胞领袖;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荣誉理事;山东省海交会名誉会长;曾任清华大学北美教育基金会会长等。(摘自百度) 校庆的主持人、副校长翟莉梅(左)。 毛学慧主任(中)和我的初中同学在晚会上
57届校友梁嘉珮是管叶羽校长的外孙女,她的自述《情系母校〉收录在回忆录中。
67届高二三班校友耿燕熙,为了校庆一直忙碌着,都没来得及和同学们合影。本文发表后,余秀芳从微信传来几张照片。
高二三班来了24人,这是一张不全的合影。
下图左上是住校生余秀芳、黄梅、张珍、赵佩英、毛清华。右上是山西原平永兴插队的茅燕芬、王淑荃、余秀芳和66届高三4班旧村插队的袁保正。左下是余秀芳。 下图右一是81届校友、校友会副会长、心愿论坛管理员樊大翔,小校友采访稿的题目是《当年的爱校生与三十年后的心愿论坛——访1981届校友樊大翔》。 66届高三1班李瑞芬学姐和同学曾经在这间宿舍住过,她们从初一到高三一直住校,在学校长达8年。
66届高三一班校友
高三一班校友徐棻和她的先生这次专程从澳大利亚赶来参加校庆,并向母校捐赠三本《记忆中的老人艺》。徐棻学姐的文章《我的前辈,我的恩师》被收入回忆录。 61届校友王惠媖和原166中工会主席、现校友会秘书长郭春彦。王惠媖学姐长期以来,广泛联系各届校友,从培元小学,到贝满四几届、五几届,从女十二中六几届,一直到后来166中的小校友,她在为各届校友的服务之中,协助她们出书、查找资料、寻找同学,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是一个特别热心的人。她的专访《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访1961届校友王惠媖》也能在回忆录中看到。 55届校友乐群和她的同学 我们与乐群大姐结缘于心愿论坛,从她的身上,我们学到了很多很多。 我和68届高一二班校友胡永苓又见面了,而且不止一次,在25中校园再次碰面。 志愿服务的小校友
志愿服务的校友
66届高三三班校友易丹辉学姐是我的老朋友泉水叮咚的小学、初中同学,如今我们也认识了。易丹辉学姐回忆母校的文章《我怎能忘怀》收录在回忆录中。
女十二中63届初三三班的校友相聚在校庆会场及餐馆,其中左三是仍留在山西原平的谢立群,她们是通过在王家庄一起插队的66届初中校友贝满女生联系上的。(山泉叮咚从微信传来)
我的老朋友63、64届初中校友山泉叮咚远在山西没能来参加校庆,没想到看见了她的妹妹(中间)高一2班的李望勤,更没想到的是她竟然是我初中同学肖先真的小学同学。 我和65届校友刘海鸥学姐是第一次见面,她的文章《我的老师们》写得特别生动感人,很遗憾未被收入到回忆录中。海鸥学姐向母校捐赠了四本书,送给我的书还没抽出时间好好拜读,她谦逊地请我多提宝贵意见。 我和67届初中学妹云之魂魄从网上走到网下,她又送我一本北京知青赵杰兵的著作《康庄往事》。 我的高中同学邢永利和55届校友陈玉英是同事。 我和66届高三三班徐蓁蓁学姐是博友,子蕴和她是东北兵团32团战友。 高三三班学姐在校庆活动中(图片转自徐蓁蓁的博客),正在指挥拍照的是她们班的同学、留校老师刘晋茹学姐。
郭春彦秘书长得到一本子蕴的书,高兴地和作者合影留念。 68届高一二班校友和李秀杰老师(后排左六)合影留念,当年李秀杰老师比我们大不了几岁,如今我们都进入老人的行列,站在一起也分不清谁是老师谁是学生了。
68届高一三班校友李若伟是一个做事认真、乐于助人的人。校庆当天上午,灯市口女中65届初三六班校友阎瓒文的女儿给我打电话,请我帮着找她母亲的同学,可是6班的同学我一个也不认识。第二天,她又发来短信,我只好求助李若伟,在李若伟的帮助下,阎瓒文的这个愿望实现了。
李若伟还帮我找到了灯市口女中65届初三7班校友关郁芬,她是我礼士胡同小学的同班同学,我们有52年没见了。
66届初三一班校友参加校庆的有10人,她们自1968年分别后,许多同学都没有见过面,这次校庆后,建立了微信群,以后交流起来就方便了。(照片由贝满女生提供)
她们在校园巧遇90岁高龄的四几届校友,高兴地和学姐们合影留念。
......
15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可是在贝满女中、女十二中、一六六中校友心中是不可磨灭的记忆,是挥之不去的思念。愿我们的母校承百年风范,谱世纪新篇,越办越好! (全文完,谢谢浏览、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