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请点击此处并阅读说明
搜索
查看: 4256|回复: 0

思念钱瑗之一 钱瑗(贝满195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4 22: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钱瑗  




  钱瑗(1937年—1997年),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


  钱瑗:钱钟书和杨绛的女儿,于1937年五月生于英国牛津。生前是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她治学严谨开创了英语“文体学”;她关怀学生,她为人刚正,得到许多学生、同事、同学、好友的爱重缅怀。他们说:“我们不会忘记钱瑗。”这话并非虚言,钱瑗离世8年,钱瑗的两位香港学生回北师大,一位捐款一百万港币,设立了“钱瑗教育基金”,另一位在《香港文学》上刊出了《纪念钱瑗专辑》,钱瑗的学生和同事、好友闻讯后,纷纷写文章纪念钱瑗,这本书便是在此基础上编辑出版的。


  生平


  钱瑗是著名学者兼作家钱钟书和杨绛在英国牛津大学时所生的独生女儿,小名“圆圆”。她的祖父(钱基博)称她是“读书种子”,外公(杨荫杭)则说她“过目不忘”,她和父亲钱钟书最亲。杨绛《我们仨》里写“钱瑗和爸爸最‘哥们’,钟书说女儿像她。”是杨绛笔下 “平生唯一杰作”。


  1959年,钱瑗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俄语系,并留校任教。她精通英、俄两种语文,1966年,从事英语教学。曾先后嫁给王德一(1967)、杨伟成(1974)。文革时期,王德一因“炮打林副统帅”的“罪名”被批斗自杀。夏志清先生《阿圆回去了——〈我们仨〉的悲剧》(原载台湾《中国时报》, 2003年9月30日《参考消息》转载)一文写道:“在文革社会的紧张生活下,阿瑗根本没有时间去恋爱。大概已经30岁出头了,她在工厂里做工,交识了一位‘和善忠厚’的工人王得一,也就同他结婚了。此人不肯交出一份黑名单给工厂里的左派,因而自杀以求解脱,那的阿瑗33岁。”,王得一乃王德一之误写,王德一是钱瑗大学同届同学,历史系毕业。


  杨绛女士说钱瑗:“她既然只求当尖兵,可说有志竟成,没有虚度此生。”


  在探讨女儿个性时,钱钟书先生说她:“刚正,像外公;爱教书,像爷爷。”两位祖父迥不相同的性格,在钱瑗身上都很突出。因为种种原因,杨女士常痛惜“钱瑗这‘可造之材’未能成材,‘读书种子’只发了一点芽芽”,可又说“这只是出于父母心,不是智慧心。”


  1997年三月四日,钱瑗因患脊椎癌去世,享年60岁。

http://baike.baidu.com/view/1220773.htm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心愿论坛 ( 京ICP备05069205号-2 )

GMT+8, 2024-11-24 03:58 , Processed in 0.14543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