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云之魂魄 于 2017-7-6 19:38 编辑 
 北京女十二中1967届初中2班全体同学花名册
 (按照当时学号顺序排列)
 
 
 王小平  王   垠  王再琴  王菊敏  王景爱  尹春侠  叶  红  艾燕华
 付  楠   关郁萍  朱   军(原名朱咪嗦)       朱忠南  孙  榕  江海琴
 辛  平   刘   凯(原名刘文慧)  刘惠萍   李   立  李维维 宋新华
 张凤芬  张德珍  张   朝  张嘉庆  张金英   张长群  张晓南 线小云
 周传云  罗淑惠  明德德  赵良艳  陈   浩(原名陈瑞玲)   杨小平
 苗晓虹  胡淑琪  查   兰  徐   洁  黄   立   常延俊  曹   燕  曹光明
 曾   林  景新灵  姚炜光    潘玉华  赵国腾
 
 
 
 我们这一批学生,从1964年入校到1968年开始陆续离校,2个同学参军到了部队;几个同学留在北京进了工厂;几个同学奔赴了内蒙古草原;几个同学去了东北兵团;大部分同学去了陕北插队;还有一些同学投亲靠友插队在不同的农村……四十多个同学一转眼就各奔东西,而且是一个比一个走得远,我们虽然有一纸初中毕业证书,可是谁都知道我们的学历只是初二,尽管在学校流连到了69年。
 说来难以置信,一个班级在学校里逗留了近5年,全班却没有一张合影,当然更没有所谓毕业照。因为文革,因为各种原因,同学们至今保存的仅是些部分人的小合影。我们的人数最多的一个合影来得太迟,那就是2014年的10月,距我们入学已有半个世纪之久的学校150年校庆上。
 
     校庆前夕远在美国的嘉庆、新华同学飞了回来;远在日本的王垠同学飞了回来;安家在哈尔滨的菊敏同学赶了回来;在银滩、乳山度假的德珍、李立同学也提前回到了北京。在喜聚校门的那一刻,我们班竟来了30名同学,联系到的同学一个也不少,全部报到。这是多么大的凝聚力量,这是多么齐整的心之向往。走进整洁新颖的校园,虽然没有了我们读书时的院落,没有了那繁茂的藤萝和架下的石桌石凳,但是看到那高大明亮的教学楼,飞翔而上的跨桥,满园的百合与雏菊,还有那微笑注视着我们的冰心雕像,我们望着楼上高高矗立的贝满女中——女十二中——一六六中学的校名,心中充满了归属感,于是有了这张迟来的合影照片。     在繁若星辰的微信群中,有一个叫做“紫藤花开”的群,这就是我们班的同学群,听到这个好听的名字,相信所有贝满女中和女十二中的学生都会会意地一笑,这里蕴含着多么依恋的母校情结。     我们班的李立同学至今仍可以将全班同学姓名按照当年的学号一一道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