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猫 于 2015-11-20 16:58 编辑
老同学刘湘(网名子蕴)文笔就是不一般,一次普通的师生见面,被她写得让人既感动又感慨。我们离开母校46年了,她们几人又都是第一次再见到杨老师、潘老师,见面时的热烈温馨场面可想而知。老师们也很激动,很感欣慰,我们没有忘记老师的教导,没有忘记母校的培育。 谢谢子蕴将这一切记录下来。
看望母校杨忠平,潘其华老师作者 子蕴
自从1969年离开母校上山下乡后,除了偶尔与班主任刘万敏老师联系过,与其他科任老师再没有见过面。今年春天,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我突然接到数学杨忠平老师的电话,告诉我,她看到了我写的《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一书,当她读到其中我满怀深情回忆母校生活的一章“令我魂牵梦萦的女子十二中学”时,她很激动,称赞我写的好,记忆力好,总之,杨老师认为我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在电话里,我和杨老师还聊起其中我写到她:因为我听课不专心,不肯给我讲解数学题的趣事。电话里,杨老师响亮的脆生生的声音,一如四十多年前在课堂为我们讲课时,她的音容笑貌在我眼前晃动,往事涌上心头,令我激动不已。因为想说的话太多,我答应杨老师一定到家中看望她。 写到这里,我先要好好谢谢我的高中同班同学杨诗仪(网名老猫),是她热心的为母校150周年校庆义务服务,使我们班已经失散多年,分布在天南海北的同学们重新建立了联系,是她把我的书送给我曾经的老师们,才有了后来的与老师的重逢,与同学们的重聚。因此,我去看望杨老师时,是一定要邀请她和几位同样想见杨老师的同学:史小因,乔林方,曲渝邦一起去杨老师家的。 杨老师家在西城区一个小巷深深的独立院落中,因为我们的到来,这个平时清净的小院,顿时充满欢声笑语,近半个世纪的离别,并没有特别的生疏感,学生们关心老师的健康和生活现状,老师问询学生们后来的去向,遭遇以及生活事业发展,一时间七嘴八舌, 好不热闹。
我在书里曾经提到,当初我们学校的老师,很多就是解放前老贝满的学生,而杨老师就曾经是贝满女中53届的高中毕业生。潘老师大学就读于中央大学英语系,杨老师则放弃了北京大学的学籍,留校当了我们老师。杨老师告诉我们:解放初期的1953年,因为师资匮乏,教师短缺,北京市有20000名小学毕业生没有中学上。当时的教育局长孙国良,亲自为应届高中毕业并且已经被各大院校录取的学生骨干,能胜任教师工作的做动员,希望他们自愿报名留下当老师,以解燃眉之急,并且承诺保留两年大学学籍。会后全市800名学生中的佼佼者,报名当老师,这其中就有已经被北京大学数学系录取了的杨忠平老师。这一次的决定,使我们后来的多少学生受益,有幸成为杨老师的学生。可惜的是因为那一场灭绝文化的文化大革命,老三届的全体学子被剥夺了继续读书深造的机会,这也是令我们师生痛心疾首,抱恨终身的事。 潘老师当年曾经教过我们初中英语,她的优雅和美丽,她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和合体的旗袍曾经令年少的我着迷,如今已经90高龄的潘老师,风采依旧,她披着长长的披肩,独自乘公交车来到位于平安里的京味儿楼,她的精神状态和风貌,令我们赞叹不已。潘老师从事教学工作六十多年,培养学生逾八千,可谓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下。
因为有许多如此优秀的师资力量,以及贝满女中留下来的好的传统和学风,我们女十二中学自1959~~1962年全市考核中,年年名列前茅,在1962年被评为全市重点中学。与我校同时获此殊荣的有:女一中,女二中,女三中,女十二中,男二中,男四中,男五中,男八中,男二十六中,一零一中,共十所中学。师大附中,师大女附中,清华附中,也同时被教育部评为重点中学。 。。。。。。 听到思路清晰的已经80岁的杨老师为我们讲述学校历史,看到已经90岁高龄的精神矍铄的潘老师,感受到她们的开朗乐观,健康的思想和心态,在欣慰的同时,我们问自己,能不能将自己的晚年过的像老师们一样精彩而充满活力?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那么就加油吧,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
这是当年我校校长和老师,左一是杨老师,中间低头的是我们的校长焦其树,可惜已于文革后期病逝。
这是读高中时幸福而无忧无虑的我们,不知您还认的出我和其中的两位同学吗? 我向岁月争夺往昔(晒晒我的老照片) 瞧,那时的我们多潇洒,口琴二重奏吹出了我们幸福快乐的学生心情。
六十年代的杨忠平老师 杨老师的先生蒋震老师,时任高三语文教师,文学造诣很深。 杨老师的父亲杨联陞,美国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中国汉学家。
杨老师亲笔签名赠給我的她父亲的著作《东汉的豪族》
2013年,潘其华老师在中央电视台接受采访。 潘其华老师的风采
潘老师在中央电视台接受学生们献花
杨老师的儿子蒋丰也是学者,著述颇丰,他的书《蒋述日本》《来自东京》《万条微博说民国》《风吹樱花落尘泥》等等,都是集文学,历史,趣味性于一体,受到不同年龄段读者的欢迎。这是杨老师送给同学们的蒋丰先生的著作。
半天的时间转瞬即逝,中午我们请两位老师在北京老字号京味楼吃烤鸭,这是我殷勤的为老师斟酒,老师们好酒量,师生之间亦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情。
我们都是历届贝满的女儿,我们以贝满女中为傲,以老师们为傲,以自己曾经是贝满的学生为傲。
文:子蕴 摄影:老猫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