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者 ——回忆录-景晏茹 2012级王睿 【校友简介】 女。满族。北京人。1927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幼稚科。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北平市孔德幼稚园教师、主任。建国后,任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幼儿园园长、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理事,是新中国首批幼儿教育专家。 【正文】 22年的夏天,景晏茹怀着对母校的感激与爱意和对未来的喜悦与憧憬,迈着步子,离开了给予她知识与爱的母校——贝满女中。 怀着在贝满学到的知识与美德,景晏茹带着“为国家的幼儿教育做些什么”的念头,她进入燕京大学幼稚科学习深造。毕业后,景晏茹毫不犹豫的投身到幼儿教育的事业中去,并曾担任北平市孔德幼稚园教师、主任。建国后,已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她又任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幼儿园园长、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理事等职位。 在孔德幼儿园时期,受过专业教育的景晏茹致力于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园内制定了一整套科学的规章制度,建设了一支业务精、作风正、事业心强的教师队伍,树立了严谨扎实、一丝不苟、勤俭刻苦、勇创一流的良好园风,使幼儿园的管理水平和保教质量不断提高。1959年、1960年1961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红旗单位。为此,作为园长的景晏茹还曾经受到国家主席刘少奇的接见。 回顾这奋斗的几十年,看着这位老教育家在幼儿教育领域中付出的种种努力、做出的种种贡献,心中是满满的敬佩。不由的想起蔡元培先生说过的一句话:“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也许景奶奶,便是这话的最好的践行者,所以,不妨称景奶奶为“美育者”吧。 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采访手记:我的一点儿感受】 假期不知不觉中就慢慢结束,终于有一个晚上,我可以静静地坐在这儿,写些什么,为了持续一个假期之久的“采访”。 在这次采访老校友之前,“记者”这个职业在我的心目中是无比的美好与神圣。可当你实实在在的接触到一个“看起来本美妙”的事物时,也许你才能真正的认识这样事物。 景晏茹校友是22届的老校友,所以“遥远”是我对她最初的感受。之后,本以为会给我些帮助的网络再一次令人失望——短短三行的文字,寥寥数语,就是“景晏茹”的轮廓。对于一位大我一个甲子还多的老者,拼命的勾勒,不过还是一个虚幻的背影罢了。 失望与烦躁是肯定会有的,然后便是向项老师无数次的求助。其实现在想来,这些情绪,也许并不是对采访无从下手的产物,更是我的一些缺陷——不够坚韧,遇挫便退。项老师的温言安慰(即便仅是邮件),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与坚持下去的希望。 项老师建议,打给景晏茹奶奶曾工作过的东华门幼儿园,在我看来这也许是最后的办法。可天不遂人愿,电话里冷漠的百般推辞就像一盆冷水,迎面泼下。那个时候很失望,不但对采访,更是对人心,突然就想起柴静说过的一句话:“对一个记者来说,通往人心之处,也许是最艰难的一种历险。”古人便讲“人心莫测”,更何况是在现如今这样的中国。 万般无奈,只能通过那仅有的寥寥数语,为景晏茹奶奶在母校的诞辰上写点儿什么。然后的过程,不像记录,感觉上更像是一种“想象”,是我在现实基础上所描绘的梦境。梦里的她,温和而坚韧,柔美又理性——所以她在新中国刚刚成立时,便毅然决然的投身到祖国的幼儿教育中去了。她变得有血有肉,我们同因为“一六六”连在一起。纵使她不知道我,我也未见过她——但有时候,你不得不感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的神奇而美妙。 细数这些感受,心里突然就有一种说不上来的甜蜜与欣慰。也许,再过一个甲子,或是比一个甲子更长的时间,也会有一个小姑娘,因为“一六六”与我连在一起,找寻属于我的点点滴滴。最后用这句话来结尾吧:没有人会忘记,没有人会被忘记。因为你,一六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