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猫 于 2013-9-29 21:35 编辑
感言 王纪刚
上图2012年5月22日郭瑞珍邀请老师、同学聚会 左起于友蕴、姜培芳、于善瑞、王纪刚、陶凤娟校长、李爱冬、郭瑞珍、彭鸿远
我自贝满女中毕业后, 1955年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毕业。由国家统一分配到北京铁路医院小儿科, 一直工作到退休将近半个世纪了。我们一些年近古稀的老同志, 经常相聚一起, 谈起往事, 大家都很怀念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我们在职时那段难忘的时光。那时虽然很辛苦, 却留下许多值得回忆的工作往事。那么多历历在目的工作细节和那么多难忘的患儿姓名和抢救场面。 儿科工作的特点是抢救多, 因为小儿病情变化快, 时时都有抢救的潜在可能。那时的外界环境和卫生条件都不是很好, 看病对象又都是基层职工的患儿, 如肺炎心衰、中毒性消化不良, 引起的脱水酸碱失衡等,都是常见疾病, 尤其是流行季节的流脑、中毒性痢疾、乙脑等疾病更是大规模的抢救, 儿科医生往往是日以继夜、寸步不离病人地详细观察病情。我们能和护士在工作中很好地配合,也要把病情尽量详细地告知患儿家长, 得到他们的配合。有时患儿多,医务人员少, 我经常主动加班延长工作时间。上完夜班接着查房, 中午稍事休息, 晚上接着上夜班。 在门诊夜班时, 急诊病人多, 一个医生要看将近百名的患儿, 在数十年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1958年以后, 铁道部在全国铁路系统成立了四个铁道医学院。我们除医疗外, 有条件参予了教学和科研工作, 在科里设置了化验室, 大夫亲自看病儿的骨髓片和其他的检查结果, 对病人有更全面的了解。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 我们总结分析病例, 查阅文献资料, 请教有关专家等, 解决了很多疑难少见的病症。1984 年9 月, 北京铁路第五小学学生因进食不洁,爆发了食物中毒。当时有百名以上的患儿住院, 患儿症状十分酷似菌痢。我们从粪便标本检验出, 是血清型O28 AC 侵袭性大肠杆菌。这是国内从来没有报道过的新的血清型菌株, 因而填补了我国有关侵袭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科学研究领域中的空白。并发表了论文, 刊登在《中华儿科杂志》上, 并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的科技成果奖。 我在工作中取得的点滴成绩都要感谢学校老师的谆谆教导, 尤其是上中学以后, 对人一生素质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回想起过去年代大家为患儿的医疗事业付出了我们青年、壮年、老年的时光, 感到无比充实和欣慰。学习是无止境的, 还要经常学习新知识, 尽可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最后特别感谢我们贝满中学五〇届同学这30 年的聚会留给我们难忘的友谊和快乐, 更要特别感谢召集组织聚会的同学们你们的辛勤劳动。有多位同学在《贝满人语》中写的追思怀念老同学的文章, 真是感人肺腑, 那么生动、细致, 就像把大家又带到了那难忘的年代。让我们记住贝满“爱”的教育, 可贵的“敬业乐群”贝满精神, 要以诚实、正直、善良、勤奋、严谨的态度, 度过我们的一生。虽然我们六十多年来, 同学各自的生活道路不同, 或顺利或坎坷, 或卓有成就, 或一生平凡, 但大家都发挥了各自光辉的一面, 在人生道路上平实走过, 留下了自尊、自爱、自强的一笔。让我们以平和淡定的心态, 过好晚年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