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请点击此处并阅读说明
搜索
查看: 3313|回复: 0

转载:纪有志的博文(让美好充溢在天地之间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29 16: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老猫 于 2013-7-29 16:23 编辑

         再转载一篇梁薰如学长大学同学纪有志的博文,该文充满激情地介绍了贝满女中的历史和50届校友们的聚会活动及著书情况。
   衷心地祝福学长们健康长寿,快乐每一天!


                                                    让美好充溢在天地之间
                                          ---记充满着友谊的温馨和快乐的贝满女中1950届校友会

                                                                           纪有志
纪文2-1.jpg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
                              (前身为蜚声海内外的“贝满女中")
       贝满女中,1864年由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创建,是北京近代最早引进西方教育的学校,现为北京166中学。原学校建筑尚存三栋楼房,学校操场的西侧。由南而北分别是贝氏楼、邵氏楼和贝满中斋。
      校友们对于母校幽雅安静的环境,严整独特的布局,和谐统一的结构留下的深刻记忆,以及这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学校,给予它培养的无数英才的强大的精神凝聚力。
       贝满女中当初是由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创办的,其创始人是来中国的传教士艾莉莎贝满夫人。贝满夫人于1864年在北京设立贝满女子小学,校址在灯市口大街北面的大鹁鸽市胡同,规模较小,由她一人主持校务。几十年的发展,由小学到中学,甚至办了大学。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学校被日伪当局接管,曾一度改名为北京市立第四女子中学。1945年抗战胜利,学校又于当年9月恢复贝满女中校名。1949年北平解放,学校于1951年改名为五一女中,从此结束了贝满女中前后长达87年的时代。现为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
       贝满女中的校训是“敬业乐群”,它曾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被书写在一块醒目的横匾上,挂在作为高中部礼堂的“训怀堂”北墙上。它留给在这里工作和学习过的教职员工及学生们以极深的印象,并以一种无形的力量鼓舞着大家。
       “敬业乐群”是中国古代的一句成语,出自《礼记*学记将》,它的基本含义是要学生们敬重自己的学业,专心致志地学习,不断前进;又要乐于生活在群众中间,同学们彼此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互相切磋琢磨、共同努力提高。它够得上是中国教育、教学上的箴言,体现了一种优良的传统,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对莘莘学子们的培养与成长有着一种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
纪文2-2.jpg
            由于“敬业乐群”思想的指引,贝满女中培养了数以千计对学习精益求精、对工作认真负责、对人友善相处、对群众关怀备至、为国为民尽力的英才。解放后,“敬业乐群”又被赋予新的内容,即从引导青年敬重学业,到敬重国家社会主义大业,从乐局部群众到乐人民大众,从而有了更深刻的含义,由“敬业乐群”所创立的好传统、好校风在新时期得到进一步传播、建立,乃至发扬光大。
       20世纪初叶,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变革,特别是20年代以后,中华民族经历了第一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在进步思潮的影响下,贝满女中的师生们与自己的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她们的爱国思想和时代同发展、共深化。在革命斗争中,贝满女中的进步组织受到锻炼,得到壮大发展。到解放前夕,学校的地下党组织已拥有7名教师党员和22名学生党员,为迎接北平解放积蓄了力量。这在当时的北平学校中,力量是雄厚的。北平解放后,贝满女中获得了新生。在党支部领导下,学校里开展了一系列的政治活动,如,抗美援朝、“三反”、“五反”运动等;还组织动员了一些学生参加南下工作团,为全国解放和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贡献了力量!
       贝满女中培养的英才遍及国内外各行各业。原卫生部部长李德全,著名作家冰心,原上海复旦大学校长谢希德,中国第一位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王琇瑛,物理学家王承书,化学家蒋丽金,以及戏剧家孙维世,表演艺术家张筠英,钢琴演奏家鲍蕙乔等许多名人都曾在学校就读。
       1950届校友中,郝又明,曾任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创始人及校长,著名教育学家。姜培芳,曾任北京市第一届学联副主席,北京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著名麻醉师,曾多次参加国家领导人医疗小组的工作。于善瑞,中共十三大代表,曾任河北大学校长、北京师范学院副院长。
        贝满女中1950届校友如今都进入了耄耋之年,但今天她们仍然享受着最珍贵、最动人的同窗的友谊。她们很骄傲,因为她们拥有世界上最珍贵的从少年、青年到老年的友谊。
      下图:贝满女中1950届校友第30年聚会集体合影(2012年)
贝满人语--彩页-5.jpg


            贝满女中1950届校友,自1982年第一次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了一次有20多位老师同学参加的聚会之后加的聚会之后, 组成了校友会 , 公推安静媊为班长,另外数位班委有姜培芳、姚瑞华、李莉芳、王德静等。后来, 因各种情况有变动、替换、增添, 不少同学任过为大家服务的班委。就是这个班委会.多年来为校友做着组织、联系、筹备聚会等等工作, 使得1950届同学越聚越多 , 大家都有了 " 家 " 的感觉 , 重新回到当年在母校读书的快乐之中。每年一聚的大型聚会 , 成为校友们期盼的、珍视的大事。校友的通讯录上,登记的同学最高人数达到 140 多位 ! 虽然有的同字没有参加过聚会,却都有了信息联系,每年的聚会完了,班委就都给发出简报、照片等,近些年还有时做出会议光盘寄去,以便同学们都能了解彼此情况, 息息相通。每年的大聚会,都有许多位同学参加, 北京的、国内各地的、国外的同学都很重视这个“团聚”的机会。
       每年一次聚会,如今已经坚持了31年。每次聚会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容。有时举办 " 健康讲座 ", 由从医的专家同学主讲医学知识、这对同学当前的实际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在治病方面有经验的同学做介绍 , 以互相交流、启发 , 很有教益。讲座多次举行 , 为同学们提供健康保护。有时主题是介绍教育后代的看法和经验 , 各种生活方面的问题等等。每次聚会不仅大家交流经验,畅叙友情 , 还举办多样化的文艺活动。如大家唱歌、演艺、游戏、猜谜等.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1950届校友亮出特有的一道风景线 -一老年服装队表演登场 , 成为每年必有的节目 , 真是光彩照人 , 大家喜爱。它彰显了贝满人的美 : 外在的、内心的美。同学们都陶醉在美丽优雅的形体和优美的伴乐声中。这是体现贝满精神、贝满气质、贝满情结的聚会。 每参加一次这样的会 , 就是重温了贝满母校的教导 , 重新进入到贝满校风的温馨之中 , 接受着文明的洗礼。这样的聚会 , 提醒着校友们:尊重生活,尊重自己 ,尊重长辈,尊重知识, 尊重文明 , 以至尊重生命。
       聚会是深情,是快乐的,但是她们还感到不足。于是有人倡议:贝满女中1950届校友应该把同学的友谊感受和对母校的情感写出来,编辑出本书!她们要把大家的心声传向外界,把真诚、爱心、人生的实在经历和感情留给后人。校友激情爆发出来,人人动笔,纷纷寄稿。在1950届校友会的组织下,2008年出版了《贝满人语》,2009年又收集此书的社会反响,再出版了《回音》一册。而在2013年3月第三本书《贝满人语续集---贝满女中1950届校友忆存》出版。笔者有幸获学友赠送一本,读后深受启示,获益匪浅。书中的作者都是耄耋之年,不少人耳目有疾患,腿脚不灵便,手又不听使唤,写字格外困难。她们深情歌颂了友情,也写出了人生历史的一角,一段,有成功的喜悦,更有无法忍受的痛苦往事。她们的历史真相和人生感悟,对后人都是有益的启迪。
                 
        为了体验到贝满女中1950届校友的“浓浓友情,珍爱人生”的情感,我想把《贝满人语续集---贝满女中1950届校友忆存》一书的目录推荐如下:(略)
     《贝满人语》曾赠送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美国伯克莱大学收藏。下面是捐赠证书:(略)

            贝满女中1950届校友会是令人敬佩的集体,她们虽已进入暮年,但壮心不已,不忘肩负教育使命,怀着爱心,把珍贵的人生的感悟,传承给年青的一代!

       笔者祝福贝满女中的校友们,健康长寿,快乐每一天!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心愿论坛 ( 京ICP备05069205号-2 )

GMT+8, 2024-11-24 11:50 , Processed in 0.03726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