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请点击此处并阅读说明
搜索
查看: 3674|回复: 3

《贝满人语续集》——三十年的聚会永难忘(作者郭瑞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22 07: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老猫 于 2013-7-28 06:11 编辑

                  三十年的聚会永难忘
                  
郭瑞珍
IMG_1727郭瑞珍.jpg

                                                                                        郭瑞珍

    我记得在2012年5月26日, 在市政协会议中心开的30年最后一次

大聚会上, 有同学提出再写一本书, 把我们30年来的事迹、友情表现出
来。过些天, 我接到安班长的通知, 决定出书, 让写稿参加。后又和李
爱冬通电话, 告诉她, 我心有余力不足, 不要写了。她回答说“必须
写!”接到这个命令, 我压力很大, 思前想后, 她和班长这样催促咱们
写文章, 都是为了咱们五〇届的荣誉, 不要辜负同学的好意, 我就积极
回忆30年的聚会过程, 试着写写吧!
    在1982年的暑假, 李爱冬在北师大进修时建议, 由李莉芳发起, 邀
了20来位年过半百的贝满同学在她家聚会。她的老公在其中真像是“万绿从中一点红”, 后来, 大家称呼他为政委。
    我曾想过, 这些同学中, 除了爱冬常常和我有联系外, 其他的大多
数人, 从1950年离开贝满以后, 几乎没有见过面。这30余年中经历了肃反、反右、大跃进再加上10年的“文革”等多次“运动”, 人们都生活在激烈的政治运动中, 人人都是“运动员”, 活得筋疲力尽, 咱班的黄炜班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 想起来就心痛, 不知其他同学受过什么委屈? 不敢想象。其实, 并非我想象的那样! “四人帮”倒台后, 经过拨乱反正, 改革开放, 大家早已把过去的一切不快事抛开, 重新生活,过得有劲儿, 都欢天喜地的参加这次聚会。谈学习、谈别后, 互相谈心,交流情况, 有说不完的话问不完的事。从这次聚会起, 我们就年年聚会,公推安静媊当头儿。1986年以后, 更成立了校友会, 以安静媊为首的服务小组称为班委会。这30年的聚会除一两次我没参加外, 其余的我都参加了。但我没为这个班做什么事, 都是坐享其成, 在集体中感受温暖,享受快乐。可是班委们都不辞辛苦、认真细致地为大家服务, 我从心里感谢她们。班委们辛苦了!
    我们在五〇届班委的领导下, 能坚持聚会30个春秋的力量是校训“敬业乐群”的精神体现, 五〇届的每位校友在工作、学习、为人方面都有感人事例,下面具体谈谈与我接触较多的同学。


            “敬业乐群”的模范代表: 安静媊


IMG_1688.安静媊jpg.jpg

安静媊

   
    我时常这么想, 安班长是以五〇届校友会的事物为她离休后的工作
的, 她以敬业乐群的精神对待这个“职业”, 不知在这30年中操了多少心,组织班委会, 经常与班委们研究聚会前的准备工作, 最后都累出心脏
病啦!
    我记得有一次她有病住在北京医院, 我去看她, 不谈她的病怎样,而一直惦念聚会的安排。她说有的同学腿脚不好, 开会地点要么一层, 要么要有电梯的地方才好。选的菜饭要适合老年的口味, 同学来时要照腿脚不利落的, 互相搀扶、互相照顾等等。她想得那么细致。再拿这次聚会来说吧, 我听爱冬告诉我, 她在开会前已经发现心脏问题, 没医生要求马上去住院, 坚持先开会研究聚会前的准备工作, 之后才当天下午去医院。在她住院期间, 我正好约了几位小学同学于善瑞、李爱冬、姜培芳、于友蕴、王纪刚、彭鸿远和陶先生(因陶先生和我都在师大工作, 约她比较方便, 她90岁了, 仍很精神。) 在我家聚聚聊聊, 大家都很高兴。正在说笑时, 安静媊打来电话, 她说,:“我想去参加, 大夫不允许, 说为了保证5月26日参加大会, 这次就不让去了, 我只好听话。”结果她去参加大会时是才做完手术没几天。我抢着给她拍下她主持会时的讲话照片。这就是她敬业的一个例子。无论在什么事情上, 她都是常认真的。
    她是贝满女中的地下党员之一, 当过贝满女中青年团总支书记,后来 工作职位也不低, 现在是咱们五〇届校友的班长。她是一个平易近人, 对同学一律平等, 没有薄厚之分的好班头儿。去外地旅游, 只要当地有咱们的同学, 她总要去看她们。如到兰州看过徐澍梅(已去世, 是我要好同学之一, 来北京时我总要招待她), 在南京看过李立华和林棣,去山西、去内蒙……都看望当地同学, 体现出校友的关怀。不论哪个同学在北京有病, 她都要约上同学去看看, 我在2000年患乳腺癌开刀, 她与姜培芳等同学去看我, 使我深受感动。在同学有困难时, 她也要约上同学去看看, 安慰安慰, 或在经济方面给以帮助。她的这些行动, 不仅体现出她对同学的关心, 表现出一位共产党员的胸怀, 也更使我们这个集体加强了团结与互爱。如我和全如瑡就是在安静媊影响下, 成了互相关心的好朋友, 我常常帮助她、关照她。这也是向榜样学习的结果。安静媊用她的“乐群”精神启发着我们, 使我们也继续践行着敬业乐群的校训。

              助人为乐的李“大侠”


IMG_1648李爱冬.jpg

李爱冬

     我与李爱冬小学、中学都是同学, 离开了贝满也未断联系。据我所知, 不论中小学同学或她在大学的同事都这样的评论她: 性格豪爽,热心肠, 快人快语, 好打抱不平, 有正义感。我听我老伴说, 在内蒙师大(我老伴原是内蒙师大物理系干部, 他与李爱冬很熟, 1973年调到我们学校物理系) 谁家有困难, 有累活儿, 她都帮忙, 她经常把煤帮人搬回家(内蒙买煤得要自己去拉)。我去内蒙探亲, 去她家, 在吃喝最困难时候, 她也拿出她家最好的东西给我。“文革”初期, 干部被打倒, 我老伴也是其中一位, 而且出身又不好, 没人敢理他。但李爱冬敢去他家, 还敢在家吃饭, 相信他是好人。在那个恐怖年代, 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
     我们第一次校友会面, 也和她有一定关系, 她和我届的李春华同在北师大进修, 才由李莉芳、李宗芳等几位同学发起聚会的。在这30年中, 她胖胖的身体, 常常从呼市来北京参加聚会, 真够她累的。特别是近几年来, 她和于友蕴做主持人,就每年必来。每次要和其他班委先开准备会, 在安静媊的带领下共同做好会前的各种工作。开会时当主持, 还要演唱, 她唱京戏或京韵大鼓,《四世同堂》主题歌很受欢迎。
    我们《贝满人语》在出书过程中, 她也有些功劳, 写稿、组稿、联
系、调停等没少出力。她是中文系毕业, 她写的我年级死于“文革”中的老同学费青云那篇和《我爱马》都挺受喜欢。

      李爱冬的性格与行为使得人们称她为李大侠。

                 有求必应的“御医”姜培芳

360截图20130722095735251姜培芳.jpg

                           姜培芳(网络下载)
     在2000年的10月, 我发现乳房上有个“包”, 我想找位可靠的医生
给我检查、治疗。我就想起姜培芳, 我给她打电话说: “我乳房上有个包,你认识北京肿瘤医院乳腺科的大夫吗? ”她立刻告诉我: “认识。这医院乳腺科有名的大夫林本耀, 他品质很好。在“文革”中, 他是年轻的大夫, 出身好, 但他不参加“造反派”, 平时和我们在一起活动彼此很熟悉。今天是星期日, 他只有星期一上午门诊, 我来不及给你写条子了,你可打我的口气, 给林大夫写, 口头提他记不住, 提提我, 也许能起点作用。”我按她的指示办了。第二天上午, 正好下雨, 去医院的人较少,我挂上林大夫的号啦! 在林大夫给我看病时, 我说: “您认识姜培芳大夫吗? 她是我中小学同学。”林大夫连连点头“认识! 认识!”我说, 姜大夫说提提她也许起点儿作用。林大夫说: “起作用! 起作用!”次日在大夫查房时, 我问: “林大夫您认识我吗?”他说: “不认识, 认识你这小人物没有用, 认识大官才有用呢!”林大夫是个爱开玩笑, 很有风趣的人, 但是, 工作非常认真, 技术高超, 是位好医生。科里的麻醉师也是姜培芳的学生。在我手术时, 林大夫坐阵(当时他已61岁), 他的两位得力助手给我开刀, 其中一位是我儿子的北医同学, 又有技术高超的麻醉师, 所以, 我的手术很成功。住院期间, 安静媊、姜培芳、于友蕴、李爱冬等同学来看我, 都是年近70岁的老人, 路又远, 多么不容易, 我是衷心地感谢她们。我大约只住了10天院就回家了。
    自从此次病后, 我经常回忆起这件事。姜培芳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医术好, 品德更好。她是贝满女中的地下党员, 解放后是北京市第一届
学联副主席, 1950 年的7 月1 日能进中南海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的生
日; 以后, 又参加过周总理、毛主席的医疗小组工作, 一直到参加临危
时的抢救, 她都经历了, 多么伟大, 真了不起! 因此我称她为“御医”。
    这样资深的人物, 为人很低调, 从不张扬自己; 不论哪位同学有病, 凡找到她的, 一定帮忙, 有求必应。就我所知, 李爱冬为女儿病找过她,
得到帮助; 韩兴和在《贝满人语》中写的难忘的友情, 描述姜培芳如何
帮她联系医院, 住院时如何护理她, 真让人感动。总之, 姜培芳是位有
求必应的好大夫、好“御医”。

    前面我所谈到的三位同学都是中小学就在一起的老同学, 但是在校

友1982年聚会之前, 除了爱冬, 我和大多数同学联系少, 所以她们两位
也是这30年中才近密起来的, 1982年以后, 年年会面, 加深了彼此的
友谊。我得了乳腺癌, 才有机会去找姜培芳, 得到名医、名麻醉师的治
疗, 我才有今天仍然这么好的健康身体, 所以, 我感谢五〇届校友会,
我爱这个可爱可亲的温暖集体。30年的大聚会永难忘。我们的友谊将到
永远。


          说明:原书中配有照片,因扫描效果不好,我另配了照片。照片为我、赵军和梁熏茹提供。










 楼主| 发表于 2013-7-22 10: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猫 于 2013-7-22 10:36 编辑

    看到郭瑞珍学长写的有求必应的“御医”姜培芳,上网搜寻了一下,在百度《贝满女中》校友名人栏目和 李爽麟  蒋雯所著《贝满女中》著名校友中都有如下介绍:
    姜培芳(1950届校友),北京市第一届学联副主席,北京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著名麻醉师,曾多次参加国家领导人医疗小组的工作。

    在毛主席、周总理追悼会上参加追悼会医务工作者人员名单中都看到姜培芳的名字。
          在1976.1.15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周总理追悼会上
   参加追悼会的医务工作人员吴阶平、卞志强、张佐良、吴蔚然、方圻、吴德诚、陶寿淇、陈在嘉、熊汝成、虞颂庭、于惠元、高辉远、黄宛、王星明、孙茜英、万九云、李玉良、谢荣、尚德延、曹锐章、姜培芳、董方中、潘铨、曾宪九、陆惟善、陈士葆、许奉生、马正中、陈康年、王斌、胡懋华、陈敏章、吴咸中、叶朗清、柳纯安、张心莉、潘屏南、李冰、吴桓兴、谷铣之、邵美珍、韩宗琦、林钧才、秦月兰、秦秀兰,在总理身边工作的人员张树迎、钱嘉东、高振普、赵炜。


     1976.9.18毛主席追悼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参加追悼会的在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张玉凤、李连庆、吴旭君、王宇清、周福明、张正吉、朱德奎、吴连登、韩阿富、庞恩元、于存、竺雅琴、李志绥、周光裕、吴洁、陶桓乐、姜泗长、方圻、高日新、徐德隆、王新德、胡旭东、李春福、姜培芳、翟树职、朱水寿、薛世文、潘屏南、俞雅菊、柳纯安、万九云、唐丽亲、孙茜英、秦秀兰、吴庆年、刘文茹、赵世京、李培瑛、张玉萍、杨春英、冯树梅、孟锦云。

    另有一篇发表在2013年5月15日《湖北日报》的文章“先锋湖北 医泽天下”,记述了1963年我国医疗队援助阿尔及利亚的感人事迹。其中提到:
   1963年12月26日,阿尔及利亚风和日丽。当周恩来总理由陈毅副总理陪同乘机抵达该国第二大城市奥兰时,在机场翘首盼望的欢迎人群挥动着两国国旗欢腾起来。周总理,陈副总理走下舷梯同前来接机的阿尔及利亚官员握手后,走到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队”命名的第一批赴阿尔及利亚援外医疗队队员跟前。这时,麻醉师姜培芳和妇产科大夫张友明向他们献上了两束鲜艳的粉红色康乐花,并说:“祝周总理、陈副总理访问成功,身体健康!”周总理一边与队员握手,一边说:“你们辛苦了,听说你们工作的不错么!在飞机上阿方陪同官员对中国医疗队印象很好。”队员们顿觉一股暖流涌遍身。




W020130515553024001204姜培芳.jpg


W020130515553024163438姜陪芳.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7-22 10: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老猫 于 2013-7-22 10:58 编辑

    另外,在超星学习中心图书栏目发现了教育的启示;《贝满人语》,只要点击超星学习中心图书从“网页阅读”中就可以选择《贝满人语》第一集中的任何一篇文章,我上面用的姜培芳的照片就是从她的文章《从“敬业乐群”到治病救人》中下载的。
发表于 2013-7-24 19: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50届学长们个个不凡,虽人生之路坎坷,但仍能坦然面对,都取得骄人的成就,由衷地敬佩她们!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心愿论坛 ( 京ICP备05069205号-2 )

GMT+8, 2024-11-24 11:32 , Processed in 0.05606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