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请点击此处并阅读说明
搜索
查看: 6144|回复: 7

女十二中的博客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5 21: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5 21: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月阳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liuyuying194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fea1e0100bro2.html
(2008-12-17 11:57:56)

标签:北京 井儿胡同 半世纪前 女十二中 杂谈  


去年七月下旬,儿子陪我们去北京办签证,一块儿完成了我几年来的一个心愿:那就是去看看我在北京时住的那个四合院儿。
这天的天气十分晴朗,当车子走到地安门东大街时,阳光下亮亮的“南锣鼓巷”这几个大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心跳就加速了。下车后,我急匆匆地向“井儿胡同”走去,把家人和朋友甩在了后边。
当我看到井儿胡同1号的大门时,感到还是四十九年前的那个样子,很熟悉,却是破旧得很,而且竟小了许多。想当初,这个大门多数时间都是紧闭着的,我每天上学都从它门口过来过去,很想知道大门里是什么样子?有一天,我终于看到了,啊!真好看,院子里的房檐上都描着漂亮的花呢。正要再仔细地看看,大门就被关上了。但这也让我多年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
从1 号的大门拐过来,就进了井儿胡同,我扬起头找墙壁上的胡同牌子时,却意外地看到了“景阳胡同”这几个字。我紧向胡同里走了几步,就看见了2号的大门,再向前走就找到了我曾经住过的4号。多么熟悉的大门口啊!两个小石墩还象当年一样地静立在黑大门的两旁,门洞里的地面还是那几块青青的长石板,只是破损得更厉害了。抬头看到门楣上的门牌是“景阳胡同3号”,但我心里知道,这就是井儿胡同4号。五十年代我在这儿住了九年,那时这个胡同就没有3号。2 号大院就连着我们4号,只是为什么把“井儿胡同”这么好听、这么有老城味儿的名字要改成“景阳胡同”呢?这让我感得有些不解和遗憾。







北京的七月,骄阳似火,从巷口走到这里,已热得大汗淋漓。但我一跨进这熟悉的门洞,习习的凉风就迎面扑来,真凉快,真清爽,就象我当年的感觉一样。拐进了小南院就看见了我家曾经住过的南屋。只是屋前加盖了一间简易小房子,把原来的房门和窗子挡住了。进了正院,北屋东屋西屋的房子竟还是原样儿,不同的是房前也有加盖的小屋子,使原来方方正正的大院子小了许多。这时我情不自禁地、激动的向陪着我来的亲友们,指点着我在哪个屋里住,我在哪儿种花,我在哪儿爬树―――。我一边说着,一边高兴地赞叹:“真好,还是原来的样子,半个世纪了,一点儿也没变!”
“哼!半个世纪了,这儿都没变!真是的!”我听到一个愤愤不平的声音,和我正唱了反调。这时我才发现,院子里从北屋、西屋出来了几位居民。他们也在听我说话。我客气地和他们打了招呼,说明自己五十年代曾在这院住过,那时这儿是中央交通部的宿舍。他们说,现在也是。我听了更感到亲切。当我激动地在这个院子里找到了越来越多的过去的印象时,我终于感觉到了他们渴望改善这个院子的住房条件的心情是多么迫切了。
我一时就没有了话。虽然我内心为这次如此完整地找到了儿时的记忆而万分高兴,但是我也为五十年过去了,这个院子的居住条件没能跟进时代而备加遗憾。
走出胡同时,儿子说:“妈,真没想到你看到这里会这样高兴。”我知道我刚才兴奋得失态了,但是我心里的愿望达到了,我在寻找中得到了极大的快乐,这是我的最大收获。

可是。当我继续寻到灯市口大街,去寻找我的母校:五十年代在这里的第十二女子中学时,我的心却难过极了,我没能找到我的女十二中。那个在当时在全北京也少有的椭圆形的大操场,那片漂亮的初中部的教学楼群和高中部整齐的平房,我曾经打麻雀的顶和那个庄严而华丽的大教堂和周围的花园―――全都没有了,被一大片楼房覆盖了。旁边的二十五中学还保留得和原来一样。我在二十五中门前的台阶上坐了好一阵子,天渐渐地黑了,灯却一下子都亮了,我知道,一切都随着时间逝去了。这也是必然。

庆幸的是,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些我曾经待过的地方,不管它今天是不是还存在,但在我的记忆里它们保存得这样完整,这样清晰,这样美好,使我一想起在这儿的那段时光,就很幸福就很快乐,这就足够了。

[ 本帖最后由 风雨操场 于 2009-11-15 21:3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5 21: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诚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mdshj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6bac6b0100g1s7.html

美好的往事(2009-10-30 15:15:18)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5 21: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女十二中的博客之行
http://blog.sina.com.cn/bj12nzh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5 21:53:30 | 显示全部楼层
蔡田莲花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tian325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f447c701000brg.html
在女十二中念书的时候(2007-12-01 15:37:54)标签:情感故事   
  

                 在女十二中念书的时候        
      
    最近,我看了中央8套热播的《北平往事》,勾起了我少年时代的往事,三个女主角所在北平的贝满女中,,是我念初中的学校。
    1957年我考上了北京女十二中,贝满女中是她的前身。
    初中一,二年级,是在灯市口西口,女十二中的初中部,班主任是蒋雯先生。初三在高中部。
    最近,我上网查一下《贝满女中》,无意中有一篇《贝满女中》的文章,映入我的眼帘:作者是:李爽麟蒋雯。这不是我的初中的班主任吗?真是“踏遍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50 年了,蒋雯先生(那时,我们管老师叫先生)的音容笑貌,仿佛又出现在我的眼前,蒋先生教过的学生无数,桃李天下,绝对记不住我,但我对她,至今历历在目…。想必,蒋先生今年有70多了(大概有74-5岁了)。
    从蒋先生的文章中,我才知道女十二中的初中部原来是美国基督教公理会。我记得,我们一进学校的大门,是一个大教堂,高大宏伟,庄严肃穆,每星期五,有大主教做礼拜,教堂的前面是个大操场,我清楚的记得,在操场上跑一圈是400米,操场的四周是半人高的松树,松树外面是大甬道。从操场的甬道直通教学楼。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的音乐教室,每人一把右手带小桌的椅子,我在电视剧就看到了这样的椅子。
    我记得:上初二,正赶上反右,我们那时也不懂什么反右,只看见有一间教室大的办公室,我们偷偷地扒门缝儿看,墙壁四周贴满了大字报(用文化大革命的语言)我们感到很新奇,可在学校,在课堂上,丝毫没有“斗争”的痕迹,老师照常给我们上课,他们照样受到应有的尊敬,和“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绝然不同!
    初三,我们是在高中部上课。高中部在灯市口东口的同福夹道,高中部的校舍和初中部完全不同,完全是一个中式风格的大宅门。正象蒋先生在文章里描述的:“学校的大门是一座檐牙高啄、红柱绿椽、彩绘缤纷、青瓦灰墙的典型的明代建筑。大门道中间有一块长6米、宽2米的汉白玉石,雪白的石料上有天然的黑色花纹,从门口向里望,可看到玉石中间有一个坐像观音。墙上的砖面,多刻有明代大明年间的印号。这些都显示着王府贵族的豪华气派。大门内原是一个小院,有三个门通向里面。中间是府邸的二门,两侧的门通向东、西跨院。二门是个描金彩绘的垂花门,走进去,原是一座座典型的王府院落,如第一座院落正房是原名“训怀堂”的大殿;第二座院落有一架长得枝繁叶茂的紫藤,北房则称“紫萝轩”;第三座院落内原栽有能结丰硕果实的扁桃树和葡萄架;最后一座院落原有一丛绿竹依墙摇曳,正房因而称为“翠竹馆”。东跨院原有一行松树,几株合欢……西跨院则被发展改建为学校的操场、食堂、宿舍等。这里的一切显示着幽静、和谐,又美丽而庄重……但有的地方还隐留着王府的痕迹。 …大家对母校幽雅安静的环境,严整独特的布局,和谐统一的结构留下的深刻记忆,以及这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学校,给予它培养的无数英才的强大的精神凝聚力……”
    到我们上学的时候,就大不一样了!但历史的痕迹依在!我们在这里念书,从老师的素质,气度,到学校的的风气,有一种大家闺秀的感觉!
    我记得,我们的数学先生,她高高的个子,穿一件非常得体的茵单士林布的旗袍,一双黑皮鞋,毫无修饰,但显得非常高雅,端庄。讲课,清皙,流畅,从来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同学们很喜欢上她的课。
    我们那时每上一种课,都要换一个教室,上地理课,就到地理教室,上生物课,就到生物教室,但学校仍然很安静,井然有序。记得第一次上“生理卫生”课,一进教室,看见一副站立的人体骨架,我还有点害怕那!……我就在这样的环境里,静静地读完了初中三年!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5 22: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拾趣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luwen4138
往事回忆 (9)  天安门情结(2009-01-11 12:15:10)[编辑][删除]
天安门 情结 庆典活动 往事 焰火 情感  

分类:往事回忆
    从进了中学开始,每年五一,十一都参加天安门的盛大庆祝活动。
    游行上午十点开始,最前面的是军队,下来就是少年儿童队。女十二中总是在最前面的红队,队员都穿着统一的红短裙(专门的红色带白花边的裙布制成)。她是红队中最矮的,所以是在红队的最前排靠近天安门一侧。早上七点到学校,八点前队伍就到了南池子路口,一直等到游行开始。当少先队的队伍走到天安门的华表时,辅导员老师就会喊“向右看齐!”,那就是最兴奋的一刻,也是最幸福的一刻,她离天安门最近,看的最清楚。走过了金水桥后,队伍就迅速前进,中午回到家时,游行还没结束呢!
    上了高中,她参加学生游行队伍的仪仗队了,那是在游行队伍的最后了。
    上了大学,她参加大学生的组图组字队伍,那是在天安门对面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面,是首都大学生坐在那里手拿不同的花,听指挥的口令组图组字,如1949-1959等等,在游行队伍都走过天安门后,大学生有组织的欢呼着跑向天安门。
    晚上天安门举行盛大焰火晚会,天安门前学生按学校拉起大圈,边看焰火,边跳集体舞,活动要到十二点结束。记得高中有一次从天安门走回百万庄的家就到凌晨2点多了,妈妈急得把她骂了一顿。
       为了参加天安门的庆典活动,每年都是要提前一个多月就开始准备了,还要进行多次彩排。有许多国外友人来北京参加庆典活动,于是学校的学生就是欢迎队伍的主力军,经常被派到火车站或机场去迎接或献花,有时课刚上到一半,来了紧急任务马上就下课出发。
    这些活动持续了十一个年头,虽然年年如此,但兴致年年不减!至今记忆犹新。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5 22: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草上飞
http://blog.sina.com.cn/wwenchang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ec5c920100drg6.html
暑假北京(2) 草原知青之魂(2009-07-04 06:53:44)

标签:草原知青 友谊 杂谈 教育  

艺术的最高形式是什么?草原知青之魂
暑假回京一个半疲于奔命,所见之人不下七八十口。除了母亲、亲戚及小学、中学、大学老同学友人、老同院,老前辈们,最感亲切者,是见到的第一批自愿去内蒙古插队十年的几位草原知青。

    与埂上草(工程师)及烈南,相南两位教授--草原知青 2009,5。24

辽阔壮美、悠远深厚、博大雄浑的内蒙古草原,不仅孕育了热情豪放的蒙古族人民,也使北京的第一批于1967年自愿报名去内蒙古插队的仅仅十六七岁的青少年们,结下了长达四十多年至今的生死友谊。这种友谊,牢不可破,因为它不为名利和权势所驱动。在屯垦戍边的日子里,他们挥汗如雨,甚至舍生忘死,为建设祖国的北部边疆同时净化自己的心灵,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描写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结束于70年代末期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文章歌曲诗词,无论是带有革命悲壮主义色彩的,或是带有伤痕文学色彩的,多如牛毛。然而在金钱至上的风气影响下,读者寥寥可数。大部分有关知青的书,都是自费少量发行的。例如,我一口气读完的安育中写得很不错的《我和我的两个知青部落》,2008年他自费由《作家出版社》发行了仅1000本,王府井新华书店都没有进过。另一个女友写的有关知青的书,2008-2009年王府井书店只卖了20本。

但是表达和赞扬一群人一个群体,从少年时代到花甲之年的用汗水和鲜血凝成的跨世纪友谊的作品,无论古今中外,都极为鲜见甚至没有。如果谁能从中外古书中找到一个群体的长达四十多年的用他们自己的文字互相表达出来的友谊的记载,我甘愿认输!

英国的圆桌骑士们友谊不长;刘张桃园三结义,既不是从少年时期开始,也不是以晚年的友谊而告终;水浒中的一群人以哥们义气造反为重,很快就被官府镇压了;太平天国的领袖们,以内讧和互相残杀而告终。毛泽东的才能和诗词气魄,无人可比。但关于与其他共患难的革命者们的长期友谊,除悼念自己的爱人杨开慧词一首,历史没有记载。更何况文革对几乎所有的革命功臣实行批判并加以关押至死,与“友谊”二字背道相驰。(见《邓小平选集》对文革的否定;见张爱萍将军对文革的回忆---他儿子张胜将军所著《从战争中走来》;给刘少奇等一大批老革命家的翻案,反证了文革的错误。我这是忠言逆耳)。

而内蒙草原知青们的友谊,像是一组歌颂人性美道德美的交响曲,追随着在红旗下长大如今劳燕分飞年逾花甲以四海为家的一代人。这跨世纪的友谊,有如天使之光幽灵再现,照耀并冲击着这一代人的血脉,我把它称作“永不消逝的魂”。尽管本人文思迟钝,我会抽时间把他们的故事扼要地整理出来,以示后人。

这友谊之“魂”,代表了一种道德精神。它既不是天主教的,也不是佛教的;它既不纯是共产主义的,更不是资本主义的。它是人类朴素的人性美。它来自于大自然来自于艰苦的锻炼来自于与纯朴人民的同呼吸共患难,也来自于他们每一个人的心灵之中。它是天人之间完美的结合;它是在广阔天地中敲打磨练出来的一种高尚的品格。有了这种“魂”,一个人就能百折不挠,就能为了别人活得更美好而忘记自我。

艺术的最高形式是什么?我认为它既不是贝多芬的或莫扎特的或现代的交响乐,也不是毕加索的或梵高的油画;既不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的或普希金、华滋华斯的诗词;也不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古董;更不是抽象派或现代派的装潢品。

为什么?因为以上艺术,无论在任何社会,只有读过书的或中、上流社会的人才能欣赏。一个人受的教育和素养,必须到了相当的程度,才谈得上去欣赏很多东西的妙处。而大部分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或劳动人民,你问问他对一部和声演奏的看法吧!他会觉得他后院的菜地、或一头肥猪、一只肥羊更为美好。

我认为艺术的最高形式,应该是能够激起人们的、包括普通劳动人民的高尚热情的、与自我牺牲的真诚愿望的一种效果。草原知青们用文字表达出的纯真友谊,就是带有强烈道德感的艺术的最高形式,而且是广大的劳动人民也能够读懂和理解的。一句话,它产生了一种自我牺牲的愿望。而这种愿望,是使别人生活得更坚强、更美好。


         与女十二中同学 2009,6。12 (与更多老师同学们的合照另发)

                  与过客夫妇(草原知青)及小学同学 2009,3。8

    与曾去全国各地的老知青网友们欢聚一堂(女主人右一,上海人) 2009,6。15
[url=][/url]
发表于 2009-12-6 21: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1955年培元小学毕业。
1962年女12中高中毕业。
此次我随育英贝满老校友合唱团赴台演出。写了很多纪实的博文。
我的博客地址是陈敦秀的小屋
http://blog.sina.com.cn/chenhui
欢迎各位光临我的小屋。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心愿论坛 ( 京ICP备05069205号-2 )

GMT+8, 2024-11-24 04:05 , Processed in 0.04657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