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论坛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请点击此处并阅读说明
搜索
查看: 3763|回复: 0

53届校友 林如 的故事《话筒前的人生》节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3 22: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林如学长对本论坛的支持,同意发表本文:

      … …
      贝满中学里的学生分住校和走读两种。走读生的待遇要好一些.这一点仅从伙食上就能看得出来。学校大餐厅的内间.是走读生们用饭的地方。伙食是学生们从家里带来的,在早晨上课前送到食堂,由食堂加热。伙食不错,一般都是米饭加上一两个可口的菜,算是“小灶”吧。外面大餐厅则是住校生用饭的地方:他们在吃饭前要先起立唱”谢饭”的歌.唱完才坐下吃。吃的是馒头.窝头,饭菜也很简单。林如初到贝满的前两年,是走读的、后来,在1948年和1949年之交.北京快解放的时候,她的爷爷去世,姑姑出嫁,姨奶奶也回到了天津的大家庭,林如在北京也就没有了家,于是就开始住校了。
      在秦皇岛开滦小学时,林如还是一个有着极强优越感的女孩,那时甚至连上厕所都要与别人不一样,从不在学校上厕所.而是要跑到家里。在贝满住校后,这一切都开始发生变化了。她开始和同学们一块儿吃小米粥、窝窝头,一块儿吃高梁米饭,过起了集体生活。几年的住校生活.林如得以与年龄相近的同学和睦相处.她在被别人关心的同时,也懂得怎样去关心别人,在被别人宽容的同时,也懂得了应该宽容别人。
      校规对学生的约束是很大的,不许打扮,要严格地穿校服,伙食极简单.住校生不能随便离校……这一切,使她去掉了一些在富裕家庭中养成的娇气。她的交友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从过去只有小圈子里的朋友,到拥有众多的朋友,和众多的人都能无话不谈,推心置腹。林如像是变了一个人。
      刚到贝满中学的时候,林如有一种强烈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的产生,林如后来回想,可能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是从小地方到北京来的,感到什么都跟不上,包括功课。幸好她在秦皇岛开滦小学还学了两年英语,练过分声郎唱歌,否则就什么也跟不上了;另一方面是因为她慢慢意识到自己是平民阶层的孩子,而她的周围都是大官员或大教授的女儿.像傅作义的女儿、周培源的女儿,张自忠的女儿等等,而自己不过是一个从小旮旯里来的孩子。自尊心使得她从不主动去接近她们。但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林如很快就能和同学们融洽相处了。也是在那个时候,她和许多同学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教会学校的学生有很多规矩。她们在学校是不许打扮的。即使家在北京的同学,也只有到周六的时候才许回家:
学校的早餐永远是水疙瘩炒黄豆。日子虽然过得很苦,但同学们却浑然不觉。那时同学之间的关系很融洽,彼此都非常珍惜友谊。如果有哪个同学挥霍浪费,准会遭到同学们的鄙视。林如向我们讲起.当时有一位从香港回国的同学,因为吃不惯窝头,到处扔,结果立刻遭到了同学们的批评。那个时候,她们都才只有十三四岁,但是已经有了是非观念,有了一双批判的眼睛。
      在中学.林如喜欢音乐课、语文课、英语课。就说语文课吧,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教学生把课文读懂,帮助学生们分析完主题思想。层次段落、写作背景就算可以了。但她们的老师除了讲解外.还比较注重朗读,这就不仅要求学生们理解课文.而且还要求她们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遇到像小说《暴风骤雨》(节选)这样的课文,老师还耍同学们各自“扮演”一个人物来朗读;初中时,一位语文老师曾试图教她们“美读”,也就是吟诵古文,虽然那不易掌握的韵调使学生们瞳目结舌,张不开口,但却能引起同学们的极大兴趣,全班同学都央求老师来示范朗读。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早时
        花开堪折宜需折,莫待兄花空折枝
        唧唧复唧唧.本兰当户织。
        不闻机抒声.唯闻女叹息……
      老师的表情是那样逸然自得.音调是那样古朴典雅。林如至今回忆起来,还总像有一种美的感受从心底萌发。这些对她后来从事播音工作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林如晚年,不断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邀请,电台播音.电视配音、舞台朗诵等,古诗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对诗词的偏爱,大概就是因为中学时代受到的影响。

      大约就是在住校的时候,林如发现自己喜欢音乐。那时,在她的宿舍前后,有八九间琴房.想学钢琴的学生可以交费学琴、练琴。林如没有向父母要钱,也就没有学:但是,当别的同学练琴的时候,她就在旁边看,后来也能替同学翻琴谱,觉得非常有兴趣。音乐老师不仅仅教她们唱歌,而且还教她们掌握乐理知识,教她们如何欣赏音乐作品。林如说:“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音乐老师艾碧珈搬来一部旧式的留声机和一些老唱片走进教室,放贝多芬的《第六田园交响乐》绐我们听。听完后,老师问我们谁还能记得开头的旋律是什么,结果谁也不记得了:接着她详细地给我们分析了作品的基本情绪.讲解了《田园》表达的是什么思想,以及它的结构是怎样安排的,使我们对乐曲的主要旋律有了了解:这时,老师告诉我们一定要培养一个好习惯:欣赏作品一定要记它的旋律,特别是要记住第一个乐句的旋律。”这一课.给林如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以至她一直对音乐老师心怀感激之情.她说是艾碧珈老师培养了她怎样欣赏和理解音乐作品的-林如对音乐的热爱,就是这样在中学时代里一点一点破熏陶出来的。
      解放后.贝满女子中学还搞了很多街头宣传活动;特别是抗美援胡开始后,排演了很多活报剧。这时候学校就提倡学生们自己搞创作,林如也写了一首歌词,而且还自己谱了曲,居然在学校唱开了。从此,她进入了班里的文艺创作班子,业余时间还参加“育英(当时北京最著名的男子中学之一)贝满合唱团”的演出,这使得她开始对文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贝满,还有一个集体活动,这就是每星期三下午的文学会,那是同学们练习演讲辩论的集会。这个集会是在公理会大礼堂举行的。讲台上有主席。主持人预告节目,还有书记,记录开会过程;台下有记时员,他的桌上放一只记时钟.讲活的人过了时间,他就叩响钟铃催他下台。节目有读报、演说、辩论等。辩论是四个人来辩论一个题目,正反面各有两人。交替着上台辩论。大会结束后,主席就请坐在台旁听的教师讲几句评论的话。很多同学刚开始时都非常害怕这个集会。这样的活动多由高年级同学参加。有时.他们还会组织小规模的“读书报告会”。这个报告会要求同学们把自己在课外时间读的小说写一个简介,简介里要包括小说的内容。要有自己的感想以及自己对小说人物的分析。这种做法就是要加强你对作品的理解。这很不容易,但是当时高年级的同学就能够做到这一点,很让人佩服。活动经常举行。
林如那个时候还是个低年级的学生,还不能参加这样难的活动。但每次有“文学会”、“读书报告会”活动,她都去听。很快,林如就喜欢上了这个能够发表见解的集会。在她看来.这种训练很好,它能够使自己以后在有众多听众的场合,敢于从容地发言。等到林如开始读高中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这两项活动都没有了。为此,林如常常感到遗憾。
      虽然没有能够亲自体尝这样的活动,但是日后想来,这段经历对自己后来从事播音时正确理解、把握稿件还是很有帮助的,它教会了林如掌握作品的方法,她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的。
      贝满女子中学里,老师们的教学都很有水平.深受学生们爱戴。据说,老师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老燕京大学的学生。林如的授业老师中.有一些今天还健在,都已是很有名望的老人了。比如说,著名漫画家方成的妻子陈今言是她的美术老师,后来调到了北京日报社工作。前面说到的音乐老师艾碧珈后来也调到北京师范学院任教。现在的著名学者张中行曾是林如的语文老师,在他晚年所写的《流年碎影》一书中,我们意外地发现了这样一贯文字:且说在这女校.时间长,自然经历的事情就多。也因为时间长.或者还有其他的原因.可怀念的人和事也较多。自然.经历的事情较多.其中也难免有不可意的。人生难得开口笑,还是以先说、多说可怀念的为是。……说重点的人,人过多,只好挑一些常常萦回于头脑中的学生。离校后有来往的不少。先说。初中教的时间不长,只记得一个,名孙亦林。……由初中的小姑 娘过渡到高中的大姑娘,这就多了.计有王德静、李爱冬、李迎祥、陈贞华、蒋雯、林如等人…… 那么在林如的眼中,张中行先生又是怎样的一名老师呢?林如向我们回忆说:张中行先生只是高中教了我们一年半。他讲课时.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我只记得.班里有一个同学叫李祥瑞,老师阐述的观点她经常举手反驳。张先生对此非但不恼,而且持欢迎态度,鼓励她有自信,能独立思考,顺便还指出班里另一同学张树平,说:“张树平若是有不同想法,准是怀疑自己错了,李祥瑞要是有不同想法,准是怀疑别人错了。”我离开学校后,再次见到张先生,已经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了。当时.我们几个播音员在录音间录(阅读和欣赏)节目,有一篇:岳阳楼记。是张先生写的讲解文。时隔30年,竟在我工作的地点和老师相遇,实在难得。此后,张先生给我写了字画,由孙亦林转交给我,我至今珍惜。近些年.张先生出书较多,有时赠我。恰巧,我的女儿也很偏爱张先生写的书。她们也陪我去张先生家拜访过.并对张先生十分钦佩。”
     1949年,北京迎来了解放。林如在读高中一年级时,学校开始组织同学们每天收听北京电台的新闻节目.让同学们关心国家大事。从广播里.她熟悉了丁一岚、万淑玲.李锦荣等播音员的名字。到了1952年9月,就在林如读高中三年级的时候,华侨事务委员会决定在北京挑选6名中学生到侨委主管的中国新闻社做口语广播的播音员。共青团北京东城区委打算在贝满女子中学要两名同学,人选是由校团委来指定的。没想到最初指定的两个人中有一人不愿意去。就在团委很为难的时候.林如说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的,就来劲了.也没有和家里商量,就替自己拿了个大主意.主动报名参加。回想起来,她当时是带着一种很不上心的态度去参加考试的.结果却恰恰是她和另一个同学张筱仙被调走了。当时林如自己也不知道将要从事什么工作.到哪儿工作。后来才知道,这16名学生的抽调,是经过政务院董必武同志特别批准的,因为当时国务院规定,高中毕业生一律送往大学深造。就这样.高中还没有毕业,林如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从此走上了工作岗位。她真的是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一名播音员。
      记得在刚刚开始接触林如时,苏海珍就曾问过林如这样一个问题: “1952年,在您还不满18岁的时候,您和另外十几名学生一道被当时的中国新闻社选中,做了口语广播的播音员。同年.您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接受培训后被留下来,开始了自己的播音生涯,这是不是您一生中第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在您看来.这是命运的安排吗?”
      林如笑了笑回答说:“有很大的偶然性。中学时期,我曾对未来有各种想象:当记者、医生.老师……就是没有想过要当播音员。说到我参加工作前的心态.我觉得参加工作是一种个人理想的牺牲,因为那时的大学还是萝卜填不满坑。学习不太好的同学都上了某个学院,不过,我又为自己的这种牺牲感到自豪。”
      离开学校的那一天是1951年9月X日,这一天,林如终生难忘。她就是在这一天结束了学生时代的生活,走向社会的。那一年她还不满18岁。
      紧张而又有规律的中学时代就这样匆匆地结束了。在这短短的五年中,林如既体会到了“切磋琢磨”的好处.也得到了集体生活的温暧,以后的年月。林如和她的同学们风流云散.也都有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林如也自此走上了播音的不归路。
      1952年秋天——1999年秋天,同是北京。中间跨越的是47个春秋。如今林如已经64岁,她的母亲也已经89岁。在一个秋日的午后,暖暖的阳光从阳台窗子斜射进来。年迈的老母亲侧卧床上.林如坐在母亲的床边.一边轻轻地为母亲按摩着身体.一边陪母亲聊天,说着那过去的事情。
      林如母亲:“你呀,就是自己主意大.想怎么着就怎么着。你看.当年好好的学上着.你说退就退了。”
      林如笑了笑,神情是那样的天真.仿佛又回到了年少时光。她这样回答母亲:“您还别说,我要不退的话.我也没有今天。您说是不是?”
      林如的母亲无言地笑了。是啊,这是不是一种命运的安排呢?是偶然,还是必然?
      有人说:一个人一生中不能没有偶然性。偶然性能给人招灾,也能使人致福。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林如接触了播音,并义无反顾地走到了今天。快半个世纪了,林如和播音结下了不解之缘。她播过不少《阅读和欣赏》节目,介绍过大型的音乐作品,解说过一些广播剧和电影.播过连续音乐广播——《音乐博览会》;同时.也播过大量新闻性的节目。对这些各种各样的节目,林如都是怀着真诚的愿望要把它传达给广大听众,让它感染更多的人,鼓舞更多的人。她的声音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如果不是耶一次的偶然,林如肯定会有不同于今天的经历,也许会更辉煌,更美丽。然而我们的播音界也肯定会因为没有她而感到惋惜:此声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多年以后,当林如回想往事的时候,她不曾为自己当年的选择后悔.而作为听众,很多人则会为她当初的决定感到无比幸运!而这条路是林如自己选择的。也许真像有人所说的那样:“人生关键时刻的选择只能有一种。就像河水面临分叉
的河床,必须选择其中的一条,而每一条河床都无尽头,一旦选定.就不能返回,从此决定一生的流程。选择往往凝聚了一个人的全部气质、性格、经验和追求。
      17岁之前的林如.人生之路则是由家长设计的。而这一次,她要自己来操纵人生的航道-可播音这条航道适合她吗?水是深是浅?是风平浪静还是波澜起伏?在播音的路上,她又将面临怎样的征程呢?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心愿论坛 ( 京ICP备05069205号-2 )

GMT+8, 2024-11-24 00:32 , Processed in 0.63223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