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猫 于 2013-8-28 07:22 编辑
寻求快乐 延年益寿 张润华 梁薰如
我们都已年逾古稀, 趋近八十, 可谓高龄老人了。虽然离开美丽的校园, 欢乐的大家庭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 但母校的校训“敬业乐群”一直牢牢地记在我们的心中。 过去在各自的岗位上都是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的, 集体观念强, 群众关系好。离开工作岗位进入老年后, 这种精神在我们身上仍不断体现。令人欣慰的是我们这些青年时期的同窗, 现在还能经常相聚, 真乃是“久别重逢来相会, 七老八十乐开怀”。大家经常在一起聊天, 无话不说, 无事不讲。回忆过去的风风雨雨, 甜酸苦辣, 把无限“感触”升华为“感悟”, 记着过去饱尝的痛苦, 才能更珍惜今天的快乐; 诉说现况, 毫无顾忌地倾诉心中的郁闷, 大家帮助开解, 那疙瘩无论怎样千缠万绕, 解开了就是一条直线。个人心中的快慰, 说出来大家共同分享;有时还要设想未来, 互相启发。我们在一起可以自由谈论, 谈天地、论古今。最后总能达到“欢声笑语心舒畅, 自找乐趣不觉老”。大家在一起, 正如我们当年校歌所唱的“东西南北聚一堂, 彼此欢乐无限”。人说: “笑一笑, 十年少”, 我们在一起, 每次不知要笑多少回, 似乎又回到了年轻时候, 还真的感觉又年轻了许多。 刚开始我们是不定期、不定点的临时约会, 后来就每周定时、定点聚会一次, 并自命为“快乐俱乐部”。再后来其他同学也有时来参加,甚至国外的同学知道了, 也抓住这个机会, 届时打电话来与大家一个个说话。我们的快乐像水波一样, 一圈圈地扩大,感染了更多的同学。 除了定期聚会之外, 我们还常约好一同去植物园、圆明园、景山、 中山公园……欣赏花卉、美景、古迹……既呼吸新鲜空气, 也换心情, 真是赏心悦目, 这时才深深体会到苏轼说的“余生复何幸, 乐事有今 日”。 我们不仅自己寻乐, 也给同学送欢乐。我们经常一同去看望有病的同学, 送去我们的关爱、慰问, 把我们的幸事、趣闻带给她们, 使她们与我们同乐, 陪她们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我们在自娱自乐的同时, 还经常排练一些小节目, 拿到每年度的年级同学聚会上演出, 逗大家一笑,活跃会场气氛。 我们的俱乐部之所以能快乐, 就是因为有了一群长存友爱心、常存善良心、常存知足心、常存安乐心、自我寻乐、助人为乐的学友。 我们中的杨云是眼科主任医师, 她和蔼可亲, 助人为乐。无论谁有病向她咨询, 她不仅一一作答, 还帮助寻医找药, 总是帮忙到底。朱丽叶同学自己患了肺癌, 做了手术。她不仅乐观地对待疾病, 还时时刻刻照顾别人, 身上总带着一股先人后己、大公无私的劲头。奥运会她还当了一段志愿者, 真是达到了“忘我”。 我们深深体会到: 快乐也要“乐得适度”。微笑是快乐的使者、冷静可以美化快乐、理智可以获得加倍的快乐。因为即使非常圆满的人生也会有遗憾之处, 非常幸福的生活也难免有烦恼之事, 应视之为正常。快乐多来自平常之心, 痛苦多缘于失态之中, 因此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快乐与痛苦都是一种存在, 也都是一种感受, 而这感受都与气度有关, 大度大气者感受到的多是快乐, 小肚鸡肠者感受到的多是痛苦, 因此要快乐就要大度与大气。 生活中有垃圾, 人体中有垃圾, 人的心理中也有垃圾, 如奢望、忧虑、自私、狭隘、偏见……因此要多一些快乐, 就务必要及时清扫心理中的垃圾, 把它们扫得干干净净, 永远保持良好的心态。 对于老年人, 特别是高龄老人, 要有一点适度的“自欺”或说“装糊涂”、“阿Q精神”、也就是不钻牛角尖。能够有意识地在宽容、忍让、糊涂中寻求快乐, 也是在特定情况下的一种自慰与解脱。 不要只想着得到, 该放弃的一定要放弃, 放弃一个奢望, 你就能驱走一片烦恼, 得到加倍的快乐。 不仅自己快乐, 还要为别人创造快乐。如果我们能在自己快乐的同时也为别人带来快乐, 那才是真正进入了快乐的理想境界。 莎士比亚说过: “如果你一天之中没有笑一笑, 那你这一天就算是白活了”。 乐靠自得, 乐靠自寻。乐, 有利于身心健康, 能延年益寿。愿所有的同学都能成为新的“乐活族”, 乐出健康, 乐出长寿!
从左至右:周君璇、张润华、梁思美、梁薰如、杨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