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长达80余年的校史可以看出,贝满在办学目标上有一个从为教会和传教服务,经过一个过渡期,转化为中国社会服务的变化过程.
一,为教会服务期__
19世纪后半叶,贝满的创建人和投资人必然把"培育养基督教徒和基督教徒的妻子","培养教师,妻子和母亲,以满足目前中国教会之需"为办学目标.此时中国新式教育开始,贝满夫人及女传教士们,有差会提供资金和自身在中国南方沿海城市的办学经验,使得贝满办学后取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二,办学方向发展期或曰过渡期__
进入20世纪,经"庚子之变"后,教会得到清政府赔款及贱价购买地产,使教会学校得到恢复和较大扩展.这时办学的传教士也意识到,除为教会本身需要外,还要"在智力,道德,和宗教三方面","接受西方的科学和文明,推动个人和社会的发展".1903年麦美德校长上任,她致力于贝满向"发展为大学方向前进",l两年后实现此举.此时毕业生的去向已能超出为教会服务范围,开始走向其它领域.
三,纳入中国教育体系,为中国社会服务得以实现__
经过20世纪初清末维新失败,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中国社会变革激烈动荡.在国内民族主义高潮下,教会学校走上了"中国化"进程.20年代初中国教育部颁布教育立案办法,1922年贝满董事会聘请管叶羽教授为第一位中国人校长.1927年贝满在政府立案.管校长上任后,取消圣经课,把宗教活动移出课堂.他制定了一整套科学,严格,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提出了影响学生一生的"敬业乐群"校训,组建了德才兼备,群英荟萃的教师团队,培养学生德智体群全面发展.在他26年如一日全身心的工作中和他的教师团队一起,为当时的中国和新中国培育出大批优秀的妇女人才,她们对于我国各方面事业的贡献有目共睹.难以估量.
可以认为贝满达到了为"中国社会服务"的质的转变.
|